第十一屆北京獨立影像展簡介
栗憲庭電影基金感謝您一直以來的關注與支持。
第十一屆北京獨立影像展將於2014年8月23日- 8月31日在栗憲庭電影基金舉辦。本屆影展包括紀錄片、劇情片和實驗影像3個競賽單元、1個紀錄片展映單元、新菲律賓電影精選、日本影片特別放映,25部義大利錄影藝術雙年展獲獎作品展映,以及5個主題論壇。
此次影展共收到報名影片近300部,入選影片76部,其中包括紀錄片競賽單元13部,劇情片競賽單元18部,實驗片競賽單元27部,以及紀錄片展映單元18部。
影展將設7個獎項,分別是:
紀錄片競賽單元:獨立精神獎1部、評委會獎1部、優秀紀錄片獎1部;
劇情片單元(含短片、動畫):年度優秀劇情片獎2部;
實驗單元(含當代藝術):實驗創新獎2部。
影展各單元選片人:
紀錄片單元:馬莉、邱炯炯、王利波
劇情片單元:劉伽茵、楊超、王宏偉
實驗片單元:皮三、張海濤、譚力勤
影展各單元評委:
紀錄片單元:郭力昕、吳文光、楊荔鈉
劇情片單元:耐安、王小帥、楊洋
實驗片單元:李振華、王春辰、左靖
影展主題論壇包括(詳情請見下文):
此次影展共收到報名影片近300部,入選影片76部,其中包括紀錄片競賽單元13部,劇情片競賽單元18部,實驗片競賽單元27部,以及紀錄片展映單元18部。
影展將設7個獎項,分別是:
紀錄片競賽單元:獨立精神獎1部、評委會獎1部、優秀紀錄片獎1部;
劇情片單元(含短片、動畫):年度優秀劇情片獎2部;
實驗單元(含當代藝術):實驗創新獎2部。
影展各單元選片人:
紀錄片單元:馬莉、邱炯炯、王利波
劇情片單元:劉伽茵、楊超、王宏偉
實驗片單元:皮三、張海濤、譚力勤
影展各單元評委:
紀錄片單元:郭力昕、吳文光、楊荔鈉
劇情片單元:耐安、王小帥、楊洋
實驗片單元:李振華、王春辰、左靖
影展主題論壇包括(詳情請見下文):
1. 紀錄片論壇:當紀錄影像走進商業市場
主持:郭力昕(臺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2. 劇情片論壇:街頭正年輕
主持:張獻民(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3. 實驗片論壇:當代影像教育生態與問題
主持:張海濤(策展人、評論家、藝術檔案網主編)
吳秋龑(藝術家、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教師)
4. 影展與策展
主持:董冰峰 (第二屆深圳獨立動畫雙年展策展人)
5. 菲律賓獨立電影人的藝術生態以及所取得的國際成功
主持:戈揚祝鴻 (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選片人)
屆時,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知名學者、專家以及國際相關電影節的選片人將出席影展,包括美國紐約大學張真教授,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選片人戈揚祝鴻,韓國富川國際幻想電影節Song Jegal, 菲律賓獨立電影導演KHAVN,倫敦華語視像藝術節的影展負責人James Mudge、策劃謝晶晶,巴黎Shadows 獨立電影節的策展人安冬,義大利跨亞洲電影節(Across Asia Film Festival)的Maria Paola Zedda和Stefano Galanti,臺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郭力昕,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林木材,香港藝術中心高級節目經理/ifva總監鄺珮詩,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張獻民,北京CNEX基金會紀錄片製作人程樂兒,以及吳秋龑、劉旭光、張小濤、董鈞、張錳、費俊、李傑等數位國內藝術院校教師、教授等。
主持:郭力昕(臺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2. 劇情片論壇:街頭正年輕
主持:張獻民(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3. 實驗片論壇:當代影像教育生態與問題
主持:張海濤(策展人、評論家、藝術檔案網主編)
吳秋龑(藝術家、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教師)
4. 影展與策展
主持:董冰峰 (第二屆深圳獨立動畫雙年展策展人)
5. 菲律賓獨立電影人的藝術生態以及所取得的國際成功
主持:戈揚祝鴻 (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選片人)
屆時,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知名學者、專家以及國際相關電影節的選片人將出席影展,包括美國紐約大學張真教授,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選片人戈揚祝鴻,韓國富川國際幻想電影節Song Jegal, 菲律賓獨立電影導演KHAVN,倫敦華語視像藝術節的影展負責人James Mudge、策劃謝晶晶,巴黎Shadows 獨立電影節的策展人安冬,義大利跨亞洲電影節(Across Asia Film Festival)的Maria Paola Zedda和Stefano Galanti,臺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郭力昕,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林木材,香港藝術中心高級節目經理/ifva總監鄺珮詩,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張獻民,北京CNEX基金會紀錄片製作人程樂兒,以及吳秋龑、劉旭光、張小濤、董鈞、張錳、費俊、李傑等數位國內藝術院校教師、教授等。
第十一屆北京獨立影像展期待與您的相見!
栗憲庭電影基金
栗憲庭電影基金
聯繫:010 80856827
王姝:139-1136-1735
范榮:153-2192-9921
王姝:139-1136-1735
范榮:153-2192-9921
【第十一屆北京獨立影像展論壇介紹】
劇情片論壇:街頭正年輕
主持:張獻民 -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時間:2014年8月25日上午09:30-11:30
地點:栗憲庭電影基金
時間:2014年8月25日上午09:30-11:30
地點:栗憲庭電影基金
影展與策展
主持:董冰峰
時間:2014年8月26日上午09:30-11:30
地點:栗憲庭電影基金
時間:2014年8月26日上午09:30-11:30
地點:栗憲庭電影基金
出席發言:
James Mudge & 謝晶晶,倫敦華語視像藝術節Chinese Visual Festival
周昕,紐約獨立策劃人
林木材,臺灣紀錄片雙年展
鄺珮詩(Teresa Kwong),香港獨立短片與錄影節ifva
張獻民,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
董冰峰,2014第二屆深圳獨立動畫雙年展
馬然,日本名古屋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准教授
James Mudge & 謝晶晶,倫敦華語視像藝術節Chinese Visual Festival
周昕,紐約獨立策劃人
林木材,臺灣紀錄片雙年展
鄺珮詩(Teresa Kwong),香港獨立短片與錄影節ifva
張獻民,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
董冰峰,2014第二屆深圳獨立動畫雙年展
馬然,日本名古屋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准教授
論壇簡介:
當下,獨立影展已日益演變為一個主張文化多元與宣導藝術實驗的平臺。一邊,是出於對政治禁忌、制度性管理的自然性規避;另一邊,又需對社會狀況、文化與政治作出必要的思考與回應。而同時,獨立影展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續性,無疑又是重中之重。
獨立影展從來就不是一種,而是“許多種”。如果說,以非國家性、非政府性的尺規來衡量,那為數眾多的,來自大學、民間組織、美術館和雙年展等不同平臺上舉辦的獨立影展,更像是在協調不同機制、展現可能性藝術生產的一種文化模型,或“文化仲介”。由此,策展之于傳統意義上的節目策劃,在影展中的重要性被提升。
當下,獨立影展已日益演變為一個主張文化多元與宣導藝術實驗的平臺。一邊,是出於對政治禁忌、制度性管理的自然性規避;另一邊,又需對社會狀況、文化與政治作出必要的思考與回應。而同時,獨立影展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續性,無疑又是重中之重。
獨立影展從來就不是一種,而是“許多種”。如果說,以非國家性、非政府性的尺規來衡量,那為數眾多的,來自大學、民間組織、美術館和雙年展等不同平臺上舉辦的獨立影展,更像是在協調不同機制、展現可能性藝術生產的一種文化模型,或“文化仲介”。由此,策展之于傳統意義上的節目策劃,在影展中的重要性被提升。
紀錄片論壇:當紀錄影像走進商業市場
主持:郭力昕 - 臺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時間:2014年8月27日上午09:30-11:30
地點:栗憲庭電影基金
出席發言:
張獻民,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林木材,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
程樂兒,北京CNEX基金會紀錄片製作人
時間:2014年8月27日上午09:30-11:30
地點:栗憲庭電影基金
出席發言:
張獻民,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林木材,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
程樂兒,北京CNEX基金會紀錄片製作人
論壇簡介:
當紀錄片裡的題材或手法,比虛構的劇本更具有戲劇性、更能賺人熱淚時,紀錄片就取得了進入商業院線或主流電視的映演籌碼。進入商業領域的紀錄片,是否只能成為商品,喪失它原本想要告知、認識、或揭露真實的初衷?而商品化了的紀錄片,得到票房利潤之外,失掉了甚么?是否又另有所得?帶有商業市場考量的紀錄片製作,在美學與政治上,是否能創造新的可能?此論壇希望通過幾位與談者對近年兩岸紀錄片的現象觀察,以及對國際上紀錄片提案與製作的生態或趨向,就這些問題進行充分的討論。
當紀錄片裡的題材或手法,比虛構的劇本更具有戲劇性、更能賺人熱淚時,紀錄片就取得了進入商業院線或主流電視的映演籌碼。進入商業領域的紀錄片,是否只能成為商品,喪失它原本想要告知、認識、或揭露真實的初衷?而商品化了的紀錄片,得到票房利潤之外,失掉了甚么?是否又另有所得?帶有商業市場考量的紀錄片製作,在美學與政治上,是否能創造新的可能?此論壇希望通過幾位與談者對近年兩岸紀錄片的現象觀察,以及對國際上紀錄片提案與製作的生態或趨向,就這些問題進行充分的討論。
實驗片論壇:當代影像教育生態與問題
主持:張海濤、吳秋龑
時間:2014年8月28日上午09:30-11:30
地點:栗憲庭電影基金
時間:2014年8月28日上午09:30-11:30
地點:栗憲庭電影基金
列席發言:
張海濤(策展人、評論家、藝術檔案網主編)
吳秋龑(藝術家、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教師)
劉旭光(北京電影學院新媒體藝術實驗室主任、教授、教育家、藝術家)
張小濤(四川美院新媒體系主任、藝術家)
董鈞(西安國際民間影像節藝術總監、西安美院影視動畫系攝影教研室主任、藝術家)
張錳(天津美術學院數字媒體藝術系主任、副教授、藝術家)
費俊(中央美術學院數碼媒體工作室副教授、交互北京創始人、藝術家)
李傑(暨南大學新媒體系主任、教授、藝術家)
張海濤(策展人、評論家、藝術檔案網主編)
吳秋龑(藝術家、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教師)
劉旭光(北京電影學院新媒體藝術實驗室主任、教授、教育家、藝術家)
張小濤(四川美院新媒體系主任、藝術家)
董鈞(西安國際民間影像節藝術總監、西安美院影視動畫系攝影教研室主任、藝術家)
張錳(天津美術學院數字媒體藝術系主任、副教授、藝術家)
費俊(中央美術學院數碼媒體工作室副教授、交互北京創始人、藝術家)
李傑(暨南大學新媒體系主任、教授、藝術家)
論壇簡介:
近幾年影展發現徵集的作品中各大院校的在校生或畢業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可以看出藝術院校逐漸成為實驗影像生態中的主力創作基地,越來越凸顯它的優勢。
當然院校教學客觀的看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如教學在技術上過於強調方法論,教學相對模式化,缺少體驗表達;另外有的院校與外界交流太少,視野相對窄;學校由於意識形態保守、自我審查嚴重,影響到教學的品質;學院論資排輩,以致民間很多好的藝術家由於身份和學歷被擋在大門以外,致使專業師資力量薄弱;還有很多院校注重學生的就業,不得不把影像專業的定位產業化,導致影像類型比例失調……因此這次論壇我們就“影像教育的生態及問題”展開討論。
近幾年影展發現徵集的作品中各大院校的在校生或畢業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可以看出藝術院校逐漸成為實驗影像生態中的主力創作基地,越來越凸顯它的優勢。
當然院校教學客觀的看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如教學在技術上過於強調方法論,教學相對模式化,缺少體驗表達;另外有的院校與外界交流太少,視野相對窄;學校由於意識形態保守、自我審查嚴重,影響到教學的品質;學院論資排輩,以致民間很多好的藝術家由於身份和學歷被擋在大門以外,致使專業師資力量薄弱;還有很多院校注重學生的就業,不得不把影像專業的定位產業化,導致影像類型比例失調……因此這次論壇我們就“影像教育的生態及問題”展開討論。
菲律賓電影單元論壇:
菲律賓獨立電影人的藝術生態以及國際上所取得的成功
主持:戈揚祝鴻 - 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選片人
時間:2014年8月29日上午09:30-11:30
地點:栗憲庭電影基金
嘉賓:
KHAVN -《乙沙狂想曲》導演
時間:2014年8月29日上午09:30-11:30
地點:栗憲庭電影基金
嘉賓:
KHAVN -《乙沙狂想曲》導演
第十一屆北京獨立影像展 排片表1 (點擊可下載大圖)
第十一屆北京獨立影像展 排片表2 (點擊可下載大圖)
栗憲庭電影基金 地圖(點擊可下載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