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的時代」;「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英國大文
豪狄更斯在《雙城記》寫下這段經典開場白。
透過世界各角落的 #庶民們 親身告白,我們將走進一個又一個的人生幽谷,共感國家暴力的暗黑、激進民粹的陰影、黑暗大陸的歷史悲歌、血汗職場的黑心剝削,以及身陷「毒」籠的絕望黑洞。
豪狄更斯在《雙城記》寫下這段經典開場白。
透過世界各角落的 #庶民們 親身告白,我們將走進一個又一個的人生幽谷,共感國家暴力的暗黑、激進民粹的陰影、黑暗大陸的歷史悲歌、血汗職場的黑心剝削,以及身陷「毒」籠的絕望黑洞。
儘管如此,黑夜也預示著黎明再起。晦暗中,我們看見高山上的「智慧」僧侶,也會一腳踏進聽障學園裡的美麗「靜」界;更要與真正「伸手不見五指」的兩位全盲好麻吉,一起摸黑去旅行!
這個冬天,我們不忘記,也不害怕想起。
臺北場 TAIPEI
11.29— 12.01
臺灣師範大學禮堂
Venue│ NTNU Auditorium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No.162, Section 1, Heping East Road, Taipei City
臺中場 TAICHUNG
12.13— 12.15
臺中市政府集會堂
Venue│ Assembly Hall, Taichung City Government
臺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三段99號 (惠中樓4F)
4F, No. 99, Sec. 3, Taiwan Boulevard, Taichung City
免費入場 額滿為止 Free Entry
FB: 世界公視大展精選
IG: bestofinputtw
官網 QRCode
開幕單元:強國黑幕 (★INPUT主席特選推薦單元)
Opening Session: The Dark Side of
Superpowers
回首2019,美中兩強進入新的競爭格局,影響世局深遠。但兩國的公民社會卻不約而同面臨愈形嚴峻的人權與民主侵害。更駭人的是,暗黑源頭似乎指向最高當局……。今年特邀世界INPUT大會主席余玉英(Judy Tam)擔任客座選片人,端出更具國際高度的開幕片單。透過兩支紀錄片鍥而不捨的鏡頭,直擊當權力失去節制下,暴力與恐懼將如何成為市井小民的生活日常。
回首2019,美中兩強進入新的競爭格局,影響世局深遠。但兩國的公民社會卻不約而同面臨愈形嚴峻的人權與民主侵害。更駭人的是,暗黑源頭似乎指向最高當局……。今年特邀世界INPUT大會主席余玉英(Judy Tam)擔任客座選片人,端出更具國際高度的開幕片單。透過兩支紀錄片鍥而不捨的鏡頭,直擊當權力失去節制下,暴力與恐懼將如何成為市井小民的生活日常。
消失的律師Crackdown: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日本│日本放送協會│紀錄片│49分鐘│導演:黒柳誠司
Japan│NHK│Documentary│49 min│Director: Seiji Kuroyanagi
聽過「維權律師」嗎? 2015年7月9日,這些專替小老百姓打官司的律師們,遭北京政府大規模逮捕,人數將近300位,史稱「709大抓捕」。NHK導演以王全璋案為中心,花費近一年時間近距離記錄拍攝其妻李文足的千里尋夫行動。王全璋「被失蹤」後,李文足始終見不到丈夫一面,她自己也受到當局嚴密監控;擔任此案辯護律師的余文生旋即也遭吊銷律師執照,最後同樣遭強押入獄。在這個「法治」口號標語無所不在的國度內,老百姓究竟與「法治」的距離有多「親密」?本片用影像實況讓你一嘗「被法治」的苦澀與徬徨。
導演介紹
導演Director│黑柳誠司 Seiji Kuroyanagi
黑柳導演自1991年進入NHK,參與製作眾多紀錄片作品,聚焦亞洲、中東、美國等地的社會文化議題。2018年之前派駐於北京的NHK中國總局,以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為題製作節目,隨後於NHK國際製作部門擔任執行製作人。主要作品包括一系列中國轉型之紀錄片(2002)、半島電視台襲擊事件(2003)、上海世博特別直播節目(2010)、《消失的律師》(2018)等。
名家推薦─林榮基 (香港銅鑼灣書店前店長)
709律師維權片斷,一個讓人思考的問題。
對於709律師的遭遇,我們關注的話,打開網絡不難看見。諸如無理逮捕、妄加判刑、獄中虐待等,屢見不鮮。而作為維權律師的妻子,為保護丈夫,爭取公平審訊,四處奔走,亦受到株連。
此部紀錄片圍繞余文生和王全璋的妻子,當丈夫被關押後,如何上訪、奔走,為爭取早日獲釋等連串經歷;當余文生被吊銷執照,重開律師事務所,旋即被莫須有罪名收押,妻子許艷到派出所尋找不果,孤苦無助地哭訴;當王全璋被失蹤千日,李文足和王峭岭等同伴,徒步上訪天津,沿途抗議,最後被禁止出門。
整部影片呈現的,無疑是國家政權打壓維權者的種種劣行。但片中有一段現場實錄,值得細細思考。那就是同伴王峭岭等人,探訪被禁出門的李文足,遭到街道看守阻撓。
同樣活在專制政權的大監獄裡,看守者也被剝奪人權,他們粗暴及嘲笑的行為,毫無意識到自身亦是受害者。由此帶出一個問題:當所有人都是受害者,也甘願成為加害者,即使政權更迭,還是不易改變的。
仇恨美利堅Documenting Hate: New American Nazis
美國│美國公共電視台│紀錄片│51分鐘│導演:理查‧羅利
United States│PBS│Documentary│51 min│Director: Richard Rowley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川普當選後,極右民族主義氣焰方興未艾,報章上仇恨犯罪屢見不鮮,檯面下針對種族的偏見、歧視、欺凌更是無以計數。本片記錄當前美國「白人至上主義」死灰復燃,且悄然茁壯。從網路謾罵、街上的反猶塗鴉、組織動員到殺戮與極端恐攻,在在都讓過去引以為傲的多元價值蒙上陰影。這列由仇恨驅使的失速武裝列車,會將這個曾以「美國夢」聞名於世的的美麗新世界帶至何方?
導演介紹
導演Director│理查・羅利Richard Rowley
理查・羅里曾拍攝紀錄片《骯髒的戰爭》(Dirty Wars),開創一種融合非虛構紀錄報導、以及劇情敘事的類型,讓他獲得日舞影展最佳攝影獎以及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等獎項;而近期他拍攝了一系列關於美國不平等待遇的影集《美國分歧》(暫譯) (America Divided),也因此從柏林至日舞等各大影展獲得了一系列的獎項。
名家推薦─余玉英Judy Tam (「世界公視大展」主席,美國籍)
公廣媒體的存在對社會至關重要,透過世界各國間節目的共享交流,我們得以認識不同社會中待解決的課題。本片由宏觀角度教育美國大眾,美國本土日益加劇的種族爭端已是燃眉之急。你將看到仇恨犯罪如何崛起壯大,以及白人至上主義者如何展現「表達意見的自由」。此類團體組織的存在讓大眾不寒而慄、令有關當局焦頭爛額,但更可懼的是,它們如今已深入滲透軍隊及民眾的生活。
第二單元:一國兩界
Second Session: One Country, Two Worlds
「心中沒有圍牆」,簡單幾個字說來動聽,但衡諸歷史,實踐上卻知易行難。劃分你我、黨同伐異、弱肉強食,似乎是人性難以克服的暗黑本性?種族要分、性別要分,連年齡代溝也能使人活在平行時空。本單元透過許多受訪者現身自白,顯影這堵隱形高牆的存在。這三部片也像是三把梯子,邀請你爬上去,探頭瞧瞧同溫層外的另一側,那令人驚艷的風景。
第一次接觸First Contact
加拿大│加拿大原住民族電視網│實境節目│45分鐘│ 導演:傑夫‧紐曼
Canada│APTN│Reality Show│45 min│Director: Jeff Newman
聽到原住民,你腦海中浮現的畫面是…?加拿大公視推出時下最夯實境節目,要跟著6位加拿大白人,一起前往北美原住民的家園,展開為期28天的獨特冒險。這群來自各行各業的白人,將體驗最「原汁原味」的生活,一起工作,一起吃傳統食物。
行前各自帶著負面刻板印象的他們,是否將有機會將心中對原住民的看法砍掉重練?這是本系列三集的第一集,我們一起前往西加拿大馬尼托巴省的溫尼伯市一探究竟……。
導演介紹
導演Director│傑夫・紐曼Jeff Newman
曾獲班芙電視節、加拿大雙子座獎等獎項,紀錄片題材橫跨多元主題,包括精神疾病造成家庭革命的紀錄片《作為格琳》(Being Greene)、紀錄2011年加拿大北部洪水的《踏水》(Treading Water)、聚焦曲棍球運動的《曲棍騷亂》(Hockey Brawl) 等。過去十五年間,其影視作品曾於Discovery頻道及加拿大眾多電視頻道播映。
名家推薦─舒米恩 (金曲音樂人/阿米斯音樂節策展人)
「雖然這個問題不是我造成的,但是我想一起解決問題嗎?」
臺灣原住民族,如同加拿大及世界各國原住民族,都經歷過殖民、同化,以及因積極性補償(Affirmative Action)被曲解,而被貼上許多標籤乃至污名等。過去的創傷尚未獲得撫平,現在又得同時面對社會不同的質疑,如何身夾在兩條歷史的鴻溝間生存,是當代原住民族所面對的課題。
「第一次接觸(First Contact)」讓這個課題,不再只屬於原住民族。而是將共同生活在這個社會的你、我、他連結在一起,試著用同理的視角,端詳社會大眾內心的不敢言,以及與原住民族相處後心境的轉變,闢出另一條可達成和諧的路。
從前有個白剛果Children of the Belgian-Congo
比利時│弗蘭芒公共廣播組織│系列紀錄片│51分鐘│導演:莎拉‧德比絲夏普
Belgium│VRT Canvas│Documentary Series│51 min│Director: Sarah De
Bisschop
1960年,剛果民主共和國獨立,結束長達75年的殖民。面對迄今獨立已近半世紀的剛果,許多比利時人仍未能接受喪失殖民地的現實;而殖民下的那段種族隔離歷史痕跡,也仍深深烙印在剛果人身上。當時的剛果社會是怎樣的面貌?本地人與殖民者又各自擁有什麼樣的生命經驗?本片邀請多位見證者現身說法,搭配珍貴舊錄像,帶大家重回那個「黑白分明」的平行時空......。
導演、剪接師介紹
導演Director│莎拉‧德比絲夏普Sarah De Bisschop
弗蘭芒公共廣播組織導演,曾製作超過40部紀錄片,包括短片、歷史紀錄片和人物專題等。《從前有個白剛果》系列紀錄片讓她提名歐洲廣電節目節,甚至獲得弗蘭芒最佳電視紀錄片獎項。
剪接師Editor in chief│格特‧克爾布Geert Clerbout
格特‧克爾布於2008年進入比利時弗蘭芒公共廣播組織任職,直至2016年開始擔任紀錄片部門剪輯指導,他曾參與許多像是世界大戰、運動史、以及比利時殖民相關的歷史紀錄片製作。
名家推薦─廖雲章 (獨立評論@天下頻道總監)
從前有個白剛果,那時白人跟黑人握手會被懲罰。
「一切都是免費,游泳池免費、球場免費、學校免費,我們白人去哪裡都是免費!」
「我家有很多『男孩』,雖然他們都已經成年甚至結婚了,一個負責打掃、一個負責家務、一個負責洗燙,你知道,整天都在洗東西、燙東西……。」
「一切都按照種族隔離,有個白種女人對僕人很好,很關心他們,她被人發現居然跟黑人握手,還擁抱他們,她被罰款了五百法朗……,那時候,對黑人善良會被懲罰。」
《從前有個白剛果》是一部比利時面對黑歷史的轉型正義之作。二戰前,剛果曾受比利時統治75年,主角是生活在殖民時期的見證者,垂垂老矣的長者們說起往事,在談笑風生中重現當年殖民地的殘酷日常。
紀錄片提醒我們,距今不到百年前,種族、階級、性別的平等,是難以想像並充滿「危險」的,正是前人血淚斑斑的抗爭,才有如今的民主自由與人權。
當我們看著別人的轉型正義,也許可以回頭問問自己,該如何讓那些被隱藏的故事,好好說出來?
森口阿公變網紅Tengo-Chan
日本│日本放送協會│虛擬實境節目模式│8分鐘│導演:鈴木伸治
Japan│NHK│Virtual Reality Format│8min│Director: Shinji Suzuki
82歲的森口貢爺爺是長崎原爆倖存者,以向世人講述戰爭經歷為終生志業的他,有一天卻被參加校外教學的小學生嘲笑「臭老頭死了最好」,讓他大受打擊。他開始嘗試新的說故事方法,吸引新世代目光。NHK「Tengo-Chan」節目運用VR技術及社群操作,將老爺爺變身VTuber (虛擬YouTuber),他的網紅初體驗成效如何呢?
導演介紹
導演Director│鈴木伸治Shinji Suzuki
2014年開始服務於NHK大阪放送局,主要製作包括《無障礙綜藝秀》(バリバラ〜障害者情報バラエティー〜)、《身障者百人對談》(ココがズレてる健常者2~障害者100人がモノ申す~)等關注身障族群社會福利的綜藝節目,讓觀眾看到「人人有不同之處,但同樣美好」。節目製作團隊中亦有身障人士,以喜劇形式呈現普通人及身障者互相持有之偏見,期望達到相互理解。目前主要致力於製作如《森口阿公變網紅》的新型態節目,探索公共媒體的新可能性。
名家推薦─蕭宇辰 (臺灣吧、故事共同創辦人)
很高興可以和大家推薦《森口阿公變網紅》。這支短片的主角是一位82歲的日本老爺爺,他致力於講述二戰的戰爭故事。在結合新的VR技術與社群互動機制下,讓故事的傳播效果更為顯著。
影片中談到爺爺曾在說故事的時候,被小學生嘲笑甚至辱罵,但也讓他反省,過去只是一味說自己的故事,「不夠為聽眾著想」。這種反省相當難得,甚至可以說掌握到了說故事最核心的概念:重點不是你怎麼「說」故事,而是別人怎麼「聽」故事。
江湖一點訣,說破不值錢,關鍵在於能做到幾分?臺灣吧也是花許多時間在研究受眾、社群,思考如何轉譯知識才能引起興趣。
傳遞知識的人,往往會懷抱某種驕傲,覺得我願意分享這麼珍貴的東西,所有人都該好好聽。這種隱隱然的傲慢,讓我們責怪世風日下、責怪不受教的學生或觀眾。這是任何教育工作者、媒體從業人員都要引以為戒的。
再次推薦大家看看這位日本爺爺的故事,世代差距不是阻礙交流的鴻溝,不願擁抱新知、不願自我反省的心態才是。
第三單元:毒家真相
Session 3: Unveiling Toxic Truths
有一種黑,叫做外表看不出的黑。本單元精選三則來自比利時、韓國、荷蘭的調查報導,要走進你我最熟悉的日常中,透過採訪團隊的犀利鏡頭,層層剝開表象,直探黑暗的核心真相。黑心草皮、血汗工廠、乃至毒癮帶來的毀滅傷害,究竟多麽駭人?且看各國公視記者如何各顯神通,用鏡頭逼出那些不願面對的真相。
一個足球員之死Synthetic Turf, Damned Pitch?
比利時│比利時法語區電視台│調查紀錄片│38分鐘│導演:伊曼紐‧莫里蒙
Belgium│RTBF│Investigative Documentary│38 min│Director: Emmanuel Morimont
哇草…這麼恐怖?!歐洲每年「種下」1400片人工草皮,其原料來自廢棄的汽車輪胎,經過打碎重製後,變成一塊塊美觀、防摔的實用草皮。但2016年便有學者提出草皮中的廢棄橡膠微粒會附著在所有接觸過的表面,包含鞋子、衣服或頭髮。這些顆粒具毒性、甚至含有致癌物質。而最常接觸草皮的,便是在運動場或遊樂場的兒童和青少年。透過一個20歲的英國足球員之死,本節目抽絲剝繭,深入追蹤調查、親訪製造商與官員,要大家關注「草」菅人命的真相。
導演介紹
導演Director│伊曼紐‧莫里蒙Emmanuel Morimont
比利時法語區公共廣電RTBF記者,曾參與製作關注消費者權益的《我們不是鴿子》(On n’est pas des pigeons),以及調查報導節目《頭條新聞中的問題》(Questions à la Une)。調查作品涵蓋醫牙產業經濟、逃漏稅議題、科技業外包趨勢等多樣主題。
名家推薦─左岸沉思 (足球球評)
「人類不敢將輪胎焚化,也不敢將輪胎掩埋,可是卻將它們放在孩子每天遊玩的運動場,這不合邏輯」,這正是我們現在面對的問題,人工草皮足球場的興建在台灣也是方興未艾,然而容易造成球員受傷、橡膠顆粒可能含有毒素等問題,也同樣飽受質疑,人工草皮可以省去許多保養的麻煩,但是我們值得應該因為「方便」而賭上孩子的健康嗎?「一個足球員之死」紀錄片,猶如國王的新衣一般,戳破那些我們明知卻不願意承認的事實。
索命物流廠News Desk: We’ll be There - The Job of Death
韓國│文化放送株式會社│調查報導│19分鐘│ 導演:李鎬燦
South Korea│MBC│Investigative Report│19 min│Director: Lee Ho-Chan
當我們享受著網拍購物24小時內到貨的便利,是否曾想過背後的機制如何運作?韓國物流中心的勞動傷害、過勞死新聞層出不窮,MBC記者隱藏身份,前進三個物流中心實地工作,透過秘密鏡頭將非人道的險惡勞動環境帶到觀眾眼前,期望能喚起社會重視,保障勞工權益。
導演介紹
導演Director│李鎬燦Lee Ho-Chan
2003年開始於MBC擔任記者,播報許多層面的社會議題。2018年於人權新聞組製作在MBC每晚主新聞節目《MBC新聞平台》播出的《索命物流廠》,關注民生問題、揭露惡劣工作環境,為民眾爭取權益。結束製作此一系列節目後,轉而製播北韓議題。
名家推薦─林立青 (作家,著有《做工的人》)
你還在用當日配嗎?你有用過24小時內配送的服務嗎?韓國記者親身告訴你,你的包裹是怎麼來的?
這部影片不找陳情議員,也不質詢官員,人權新聞的記者在第一現場當起了短期的物流臨時工,到第一線帶回真實物流業的工作處境:迴避工作契約,或者根本沒有工作契約的急就章上工、無休息時間的連續強度勞動、缺乏職前訓練安全設備的工作環境。
但這部影片中,最重要的其實是派遣公司最後所說的那句話:成本考量,我們如果守法,成本會上升很多。
看完影片,我難過的是我知道,台灣的工作處境也一樣。
藥命G水GHB Unravelled
荷蘭│黃道帶荷蘭電視台│迷你紀實系列調查│30分鐘│ 導演:莎哈‧梅哈迪
Netherlands│Zodiak Nederland│Investigative
Factual Mini Series│30 min│Director: Sahar Meradji
GHB是種新型態、十分廉價且容易取得的液態搖頭丸毒品,又稱G水,也被稱為神仙水,頗受荷蘭鄉間的年輕人歡迎。但它比海洛因更容易上癮,害人不淺。本片請出擁有吸毒前科的演員泰果(Tygo Gernandt)實際走訪多個成癮個案家中,調查何以G水令許多年輕人趨之若鶩。遺憾的是,Tygo發現到目前為止,似乎無法控制這種藥物的泛濫……。
導演介紹
導演Director│莎哈‧梅哈迪Sahar Meradji
黃道帶荷蘭電視製作公司總編輯,專注於社會陰暗面等重要議題,認為善惡共存於人心,且人的一舉一動多是受社會脈絡所驅使。目標為讓觀眾認識人性的黑暗並感同身受,相信「理解」他人的行為是接納包容的關鍵。曾接觸的題材包含性虐待、性癮症及精神疾病的誤診等。
名家推薦─李惠仁 (紀錄片導演)
失效的反毒政策,源自於失敗的毒品教育。
幾年前,首善之都的毒品防治中心,到校園進行「毒品防制」宣導。沒想到,這個宣導工作竟然引發家長的怒火,他們痛罵:「搞什麼東西!他們竟然告訴孩子如何吸食毒品...」。看到這裡,或許,你會說:『對啊!防治中心的人是「腦殘」嗎?怎麼會去教小孩吸毒呢?』那好,我來設定一個情境,有一天你的小孩,在教室後頭,看到他的同學蹲在一起,他理所當然前去觀看。「你們在幹嘛啊?」「快來,這個水好厲害....」。你覺得,在同學的簇擁下,你的小孩不會開展他的「G水初體驗」?
「G水」又稱「神仙水」、「液態快樂丸」、「迷姦水」...,是一種無色、些許味道的中樞神經抑制劑。有人拿它「放鬆」,有人拿它「犯罪」更有些人拿它「助性」。它有許多不同的吸食方法與後遺症。面對層出不窮的新興毒品,假如我們不讓孩子認識毒品的樣貌、它們的味道以及它們的使用狀態,你能保證孩子們不會受到「傷害」?
「識毒」是反毒的第一步,這部30分鐘的短片,每個人都該看。
第四單元:科技抗暴
Session 4: Tech-Savvy Civil Resistance
「國家機器」、「警察打人」絕對是2019熱門關鍵字。當「國家機器動得很厲害」時,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有辦法對抗嗎?從茉莉花革命到香港反送中,我們看見3C產品與社群媒體儼然成為當代抗暴必備好物。尤其人手一機的「智慧」年代,影音攝錄如臂使指,真相不再被少數人壟斷。所以可說科技賦權時代到來?還是只更加速實現1984的「老大哥社會」?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已活在「機」不可失的年代!
被踹下樓梯的那天The People on the Steps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電視台│紀錄片│56分鐘│導演:法蘭西斯柯·艾斯科巴諾、喬迪·特拉
Spain│TVC│Documentary│56 min│Director: Francesc Escribano, Jordi Fusté
2017年10月1日,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治區舉行獨立公投,卻被中央政府認定違法,下令「沒收」選舉投票箱,因而爆發近年最嚴重的衝突。在巴賽隆納一間投票所內,許多民眾坐在階梯上,希望阻擋警方行動。強勢警力毫不手軟地扯頭髮、拉衣領,一個個跌下樓梯…。警察有武器,民眾則有手機。怵目驚心的暴力畫面全都錄,在網路上瘋傳。一年後,搭配多位受暴民眾在鏡頭前的記憶證言,暗黑的事發全貌逐漸拼湊出來……。
導演介紹
導演Director│法蘭西斯柯·艾斯科巴諾Francesc Escribano
加泰隆尼亞TV3電視台資深老將,創立老牌新聞節目《30分鐘》(30 minutes),亦進行新型態節目的執導製作
。目前於Minoria Absoluta製作公司擔任導演及執行製作。
導演Director│喬迪·特拉Jordi Fusté
畢業於巴賽隆納拉曼大學新聞系,西班牙Cadena Ser電台警政司法線記者、紀錄片導演。目前執導節目包括《電視工廠》(La Fábrica de la Tele)、西班牙著名的訪談節目《Chester》、《被踹下樓梯那天》聯合導演。
他說:「我錄下了紀錄片中公投當天投票所的現場畫面,該影片在幾小時內全世界的觀看人數即超過4000萬次。」
名家推薦─石明謹 (網路社會觀察家,現職警察)
兩年前,加泰隆尼亞地區舉行獨立公投,大批西班牙皇家警察衝進包克拉雷斯學校的一段畫面,更是震撼全球,警察在狹小的樓梯間對民眾又踹又打,甚至將人從樓梯上扔下來,在短短10小時內,有超過四千萬人觀看這段影片。或許你不記得,但人們並不想忘記,這部影片找回了當天在場的民眾,告訴你他們是誰,回憶當天看到了什麼,在資訊可能被官方扭曲的情況下,唯有一字一句的重建,能讓我們明白真相,這是加泰隆尼亞真實的「返校」體驗。
喇嘛的智慧生活On the Spot: Smart World - Tech Monks
匈牙利│匈牙利公視頻道杜納│紀實系列│52分鐘│導演:艾斯特‧賽克、安卓絲·塔卡斯
Hungary│MTVA Duna TV│Factual Series│52min│Director: Eszter
Cseke, Andras Takacs
你知道嗎?當前手機的普及率,已高出使用乾淨水源的人數。網路及智慧型手機問世,改變了全人類的生活習慣,也重塑了世界樣貌。這股強大的3C風潮,同樣吹進印度達蘭薩拉高山上的流亡藏人:不但出了藏語字典APP、年輕僧侶也愛拍照上傳IG!當初隨著達賴喇嘛一起流亡的高僧們,要如何有智慧地拿捏傳統藏文化保存與追求科技新生活?是個前所未見的課題……。
導演介紹
導演Director│艾斯特‧賽克、安卓絲·塔卡斯Eszter Cseke, Andras Takacs
兩位導演以挖掘新聞背後的人性故事聞名,曾接觸的題材涵蓋埃及革命、中美洲法國外籍兵團等,曾拍攝的對象包含導演文·溫德斯,作家薩爾曼·魯西迪,政界人士翁山蘇姬、潘基文,宗教領袖達賴喇嘛、方濟各等人。信奉羅伯·卡帕的名言:「如果你的照片不夠好,那是你離得不夠近」。相信紀錄片的力量,因為現實景象道破真相。
名家推薦─ 方念華 (資深主播、TVBS《Focus全球新聞》主持人)
很可愛的一部片!紀錄片中,德蘭薩拉受訪的僧侶們和仁波切,都比訪問的人,要更貼近真實! 訪問者想像的「用智慧手機的僧侶 VS 真正活在虛擬科技網路裡的僧侶」,形成極有趣的對比!3C沒有改變真正追求自由的心靈;所以對比採訪者提問得小心翼翼,這些逃離西藏的自由人,早就大方地讓攝影機自由的拍攝小房間裡的電視、筆電、手機、充電器……。因為他們的心,遠比3C連結的世界來得大多了。能穿梭前世到今生的轉世者,還會被手機裡的稀奇,限制想像、脫離心靈的歸屬?看完之後,絕對有答案!
閉幕單元:黑暗之光
Session 5: Light in the Dark
「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說的白是什麼白?」在社群影音串流大爆發的當代,各類媒體節目無不渾身解術放大絕,盼吸引最多眼球目光。但假設有天你被迫選擇失去聽覺或視覺,你挑哪個?有想過他們的感受嗎?在觀賞閉幕單元前,不防先試著想像一下。但失聰或眼盲,人生注定從此黑白?本單元要跟你說,在常人自以為不幸的人生伏流中,其實沈積著閃閃金沙,他們正用屬於自己的姿態,耀眼奪目……。
明晴學園的寂樂青春A World of Boisterous Silence
日本│日本放送協會│紀錄片│50分鐘│導演:長嶋愛
Japan│NHK│Documentary│50 min│Directors: Ai Nagashima
教室裡寂靜無聲,但小朋友靈活比劃小手,搭配生動臉部表情,卻讓人感受到活力四射!東京明晴學園就是這樣一間學校。日本多數啟聰學校以口語、讀唇取代手語教學,好讓學生融入所謂「主流」社會,明晴學園主張手語教學,並鼓勵學童「聽不見並不會低人一等,只是體驗一個不同的世界」。本片將引領觀眾進入寂靜卻喧鬧的繽紛世界,一窺聽障學童的日常與內心想法。
導演介紹
導演Director│長嶋 愛Ai Nagashima
NHK導演,本身有聽覺障礙,透過翻譯人員的輔助進行節目製作。曾服務於奈良放送局、青少年教育節目部,2003年進入NHK,2014年起於文化福祉節目部服務,關注學校教育及社會福利議題,致力於透過影像作品的力量,為身心障礙人士發聲。曾製作的作品內容包括店員與顧客透過手語溝通的酒吧(2016)、二戰時期聽障者回憶錄(2016)、聽障者職場經驗談(2017)等。
名家推薦─王曉書(公視手語新聞主播)
「這個世界上其實有兩個世界,一個是聽得見的世界、一個是聽不見的世界。你們覺得聽不見很不幸嗎?覺得一定要幫助我們?我一點也不覺得。」
這是NHK紀錄片《明晴學園的寂樂青春》(A World of Boisterous Silence)開場,一位聽障青年的告白,說的也是我的心聲!看了這齣探討日本聽障兒童新式教育的紀錄片,覺得很感動,過去日本大多數聾啞學校跟台灣一樣,為了讓聽障孩子融入聽人的社會,會要求孩子優先學習讀唇語以及說話的課程,但是並非每個聽障孩子都能夠說得很好,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是在東京品川有一所特別的學校「銘晴聽障學園」,選擇走另一條路,它不要求孩子們一定要學習說話或讀唇語,在這裡,孩子們學習正向看待自己,每個孩子都是透過「看見」來認識世界,他們深度學習各種學科,探索這奧妙的世界,教室裡充滿了孩子們喧鬧的沉默,每一個可愛的、溫暖的笑臉,融化了我的心。相信每一位觀眾看完紀錄片,將更理解聽障孩子的繽紛世界!
一起摸黑去旅行!Blind Flying
瑞士│瑞士德語廣播電視│紀實娛樂迷你系列│43分鐘│ 導演:莎拉·路修、蕾吉娜·布爾
Switzerland│SRF│Factual Entertainment Mini Series│43 min│Director: Sara Leuthold, Regina Buol
伊夫和喬納斯是喜歡一起旅遊的好兄弟,特別的是:他們都看不見!靠著手機及導盲杖,他們倆即將一起踏上三教聖地:以色列耶路撒冷,展開為期一週的旅行。這是本系列紀實節目三集的最後一集,他們是否能順利完成這趟旅程?他們玩得開心嗎?走吧,跟著他們一起摸黑上路!
導演介紹
導演Director│莎拉·路修Sara Leuthold
新聞記者出身,隨後轉至紀錄片領域,投身於開發新型態節目。總是在尋找富潛力的節目主角,例如《一起摸黑去旅行!》中的兩位主角伊夫及喬納斯,於是向電視台毛遂自薦,提出紀錄兩人旅遊的計畫獲採納,讓普羅大眾看到視障者眼中的世界。兩年中,莎拉與伊夫及喬納斯一同發想節目企劃,嘗試不同的節目編排及敘事方法。
導演Director│蕾吉娜·布爾Regina Buol
擔任新聞談話性節目製作人多年後,轉而為瑞士德語廣播電視(SRF)製作紀錄片,曾製作的節目內容包括紀錄移民至世界各地的瑞士人、發揚瑞士特色至海外的瑞士人、等待器官移植的瑞士病患等。
名家推薦─洪都拉斯 (演員,主演公視人生劇展《盲人阿清》)
黑暗的世界,不能阻止迎向光明的夢想,兩個人的旅行,雖然都是在黑暗中完成,不過對於我這個曾經有很深刻模擬過盲人生活的演員來說這一切讓我更顯得值得介入,我不知道有沒有勇氣像伊夫和喬納斯一樣,勇敢的去構思這趟旅程,並且能夠踏出那未知的一步,但是他們就是去做了,而且是那樣的有聲有色,對於在聖城耶路撒冷所遇到的,所聽到的風景和故事,我相信和我們的世界是大不同的,不過深植內心的感覺是更為根深蒂固的,沒有錯,我相信在需要幫助的地方,任何美景都是人,這樣拉近人與人之間的旅程,完全值得紀錄下來,但是由盲人朋友伊夫和喬納斯來完成,就更加值得用心推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