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唑咧等/台美加3青年 拍台灣民主紀錄片 【自由】

誰會預料到,兩個就讀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台灣留學生在宿舍裡激烈辯論台灣民主、藍綠對立和兩岸關係,會讓出生於台灣、美國和加拿大的三個年輕人聯手合作,催生出一部向全世界介紹台灣民主發展的紀錄片。

留學生激辯看到民主可貴

來自台灣的郎恩祺(Sam Lang)與來自加拿大的薄岱爾(Kai Connidis Boydell)、出生於美國的薄德偉(Jeff Broadway)身兼製片和導演,現正拍攝一部長達八十分鐘、名為「唑咧等」(Tsua-Lei-Dan)的紀錄片,希望透過國際影展把台灣艱辛而又可貴的民主介紹到國際舞台。

薄岱爾透露,他和薄德偉是在倫敦結識的好友,薄德偉和郎恩祺是倫敦政經學院的室友。看著郎恩祺和另一位台裔同學經常為了台灣的藍綠對抗和民主發展熱烈辯論,讓薄德偉開了眼界,這才了解到西方國家習以為常的民主,在台灣還是讓人民熱血澎湃的一場革命。而攻讀政治的薄岱爾發現,台灣人一路搏命打拚出來的民主,除少數學界人士,一般國際人士很少去認真認識和討論 。

三個因緣際會在倫敦相遇、對電影和政治充滿理想的人,決定自行募集資金,合作拍一部介紹台灣民主的紀錄片,並在前年九月開始籌拍,無論是台灣的五都選舉、今年的總統大選,或華府的台灣聽證會,都有他們的足跡。

「台灣人的政治參與真的很感人,不但出席率高,而且人民真的在乎」,薄岱爾在拍攝過程中看到台灣人民情感的流露。拍攝小組和彭明敏的一席談話,更讓他決定堅持下去。三十多個人物訪談,除了美台的政治人物,包括饒舌歌手大支也入鏡。

雖然郎恩祺家族有綠營背景,自焚的已故黨外政治人物鄭南榕曾對他的心靈有過重大衝擊,不過郎恩祺和薄岱爾都強調,這部電影不是台灣的藍綠競選影片,要談的是所有台灣人以西方民主為模式走出自己一條路的故事。

郎恩祺表示,當台灣人要求獨立和國際空間時,並不是在製造麻煩,希望這部紀錄片有助國際社會還給台灣一個適當的位置。

累積近一百個小時的影像,這部紀錄片已近完工階段。從他們在工作室網站(www.gatlingpictures.com)上所公布的預告片看來,把台灣民主帶進電影院的夢想就快實現了。

【自由時報 2012/03/21】
紀錄片工會

我們是台灣第一個由紀錄片工作者發起的自主工會,於2006年9月9日正式成立。

我們不只希望保障紀錄片工作者基本勞動權利、提升紀錄片工作專業水平,更以促進紀錄片產業發展為目標,期望國內紀錄片環境能更健全與完整。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