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7日

府中15紀錄片放映院【四月主題:守護家園】





儒家思想提倡「天人合一」,提倡「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意思是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強調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的生存必須仰賴大自然其他生物的資源。然而,科技發展至今,文明科技帶來資源濫用以及生態破壞,我們居住的地球即將走向滅亡,兩千多年前儒家早已發展出一套生態倫理對今天的我們能夠帶來什麼有益的啟示呢?四月份適逢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這個月我們從另一角度來看待與大家生活息息相關的環境保護議題,守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人是自然的主宰?
科技發達,人類越來越能掌握過去無法探究的生物奧秘,以及對於未知世界的輪廓,人的潛能被開發到極致。紀錄片《極限巔峰》以震撼人心的攝影及磅礡的音樂,提問人類對大自然的好奇心,許多登山客甚至極限運動者,不畏生死只想挑戰人類極限,如同《巔峰人生》的主人翁—越野跑者基里安霍爾內特,不戴氧氣筒、繩索挑戰聖母峰攻頂兩次,人類對於征服大自然的慾望已到癡迷階段。文明科技似乎帶給人類「人定勝天」的錯覺,而肆無忌憚地破壞自然規律,在人類用盡自然資源時,大自然的反撲,終究要人類付出代價。《最後的藍海》則披露南極僅剩的原始海洋生態,因滿足人類無盡慾望後,造成生態失衡地球;2006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預言十年後全球氣候變遷、地球暖化所帶來的威脅,包括極端的氣候、水災、旱災、致命熱浪等,當時被認為危言聳聽的預測,卻在近幾年陸續發生。推出此片的十多年後,《不願面對的真相2》透過前美國副總統高爾以振奮人心的演說,再度呼籲大家正視守護家園的重要,並深入檢視劃世代的能源革命。越來越多的名人也利用他們的社會影響力,走訪世界拍攝紀錄片,希望喚起大家對於環保議題的重視,男星李奧納多出品的《第11個小時》,一步步透過專家學者的訪談,讓大家理解迫在眉睫的地球危機;法國女星梅蘭妮也以紀錄片《明日進行曲》透過農業、能源、經濟、民主與教育等五個面向,引介許多創新的永續生活方式,以打造更美好的明天。


對大自然的愛與尊重
如果能夠理解儒家「順應天常」的道理,那應該就能理解人應當尊重自然規律,合理的開發並利用自然資源,同時,也配合大自然的循環及再生機制,以達到一個和諧且永續的狀態。法國紀錄片《超級颶風生與死》,以一個與儒家相近的哲學角度,去探究颶風的形成,人與自然力量的消長,颶風的強大威力肆虐人類生存的家園,卻也帶給大地嶄新重生的機會。《看見台灣》透過已故導演齊柏林的空拍攝影鏡頭,讓我們再度愛上這片土地。李香秀導演的《黑熊森林》則訴說另一則人與大自然互動的山林故事,沒有登山經驗的導演,卻一股腦栽進山林,耗時六年拍出臺灣生態的動人,也拍出默默守護美麗家園的一群人。紀錄片《園藝人生~ 和植物說話的男人》及劇情片《歡迎光臨貝拉的奇幻花園》也描繪出這份對於大自然的愛與感動。前者是記錄法國凡爾賽花園的首席園藝家艾倫,敘說他對於植物的熱情與奉獻;後者則是部溫馨小品,講述愛情與親情的同時,電影本身傳遞一股綠色療癒力量給觀眾。


四月份「大舞臺饗宴」以舞蹈為題,選映三部精采動人的舞蹈表演:西班牙名導卡洛斯索拉之作《超越佛朗明哥:索拉的霍塔舞曲》、雲門舞集的《關於島嶼》以及《舊金山芭蕾舞團:新小美人魚》。另外還有「紀錄片駐館導師計畫」邀請現居日本的黃胤毓導演,特別抽空回臺,與觀眾聊聊紀錄片《海的彼端》,以及影響他很深遠的紀錄片《非洲虎》,後者為重新修復的高畫質版本,難得放映的機會千萬不要錯過了!

2019年3月4日

【活動分享】台泰電影與公民社會交流:政治、性別、民主化


台泰電影與公民社會交流:政治、性別、民主化


系列講座:台北、新北、桃園 (2019年3月3日-3月10日)


泰國在2019年3月24日即將舉行大選,近年來的紅衫軍與黃衫軍抗爭,讓泰國政治議題越發敏感,在藝術創作也同樣受到政治的影響,本次受文化部東南亞人士來臺交流合作補助,邀請泰國、台灣導演談談一系列關於旅遊之外的泰國,包括泰國的政治、社運題材電影,如何在政府沒有標準的政治審查當中,找出生存之道;此次也將有免費活動,包括電影《十年泰國》放映,泰國導演亦將出席映後座談,以及在桃園的台泰電影工作坊,談論泰國同志電影,以及近年的泰國性別議題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