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俘流落來台 加平戰役揭密【中時】

一九五一年韓戰宣布暫時中止之後,共有一萬四千多名戰俘最後流落到了台灣,台灣「一二三自由日」紀念的那些反共義士,當年其實都是打過韓戰的士兵。澳洲退輔會出資,澳洲導演史密斯(Dennis K. Smith)執導的澳洲紀錄片《加平戰役》(Kapyong),揭開韓戰中止之後,曾投身戰事士民的人生辛酸史,同時也揭露韓戰與台灣之間的綿長淵源。
《加平戰役》澳洲時間十二日上午在澳洲國會附設戲院首映,將由澳洲總理吉拉德主持,首映播放給議員觀看,之後將在澳洲紀錄片付費電視頻道foxtel播映。亞洲放映的版權正在洽談中,最快可望今年在台灣上映。
《加平戰役》自去年韓戰中止六十周年開始籌拍,紀錄韓戰最後一場戰役「加平戰役」(韓國城市名)之後的故事。這場戰役,不僅美國強行干預,也讓澳洲、中國首度投身戰事。內容紀錄曾經參與這場戰役的澳、中、韓、台的老兵。
這場戰役之後進行戰俘釋放,戰俘可以自由選擇要回中國或到台灣。其中,選擇來台的士兵有一萬多名。他們多數在非自願情況下加入這場戰爭。不少人原先是國民政府的青年軍,手臂上刺著「殺朱拔毛,反共復國」口號,在國共內戰中被俘後成為共軍,最後又輾轉成為中國派去參加韓戰的非正規軍隊,成了戰爭的籌碼。
紀錄片中,導演特別要求這些老兵回憶在戰爭現場眼睛看到的影像及耳朵聽到的聲音。
參與拍攝的台灣團隊製片蔡之今表示,「伯伯們描述當時的情況是只聽到噠噠...的機關槍聲及烽火鎮日狂燒的畫面。」也有人透露當初參戰,也只是餬一口飯吃,誰知道後來過著「不知今夕何夕,不知自己身在何處,也不知道明天在哪」的日子。
去年出版《我在38度線的回憶》紀錄自己在韓戰中擔任戰俘翻譯官職務的作者黃天才,也在片中受訪。他說,他在戰爭中與戰俘頻繁接觸,審訊工作包括詢問姓名、所屬部隊等個人資料,也必須探聽敵方軍情。令他印象深刻的還是見證到美、中商談如何釋放戰俘,美國強勢要求中國同意遵照戰俘自由意志人權,讓戰俘選擇去處。


【中國時報 2011/04/12】


************************************************************************************************************

尋史料訪老兵 導演台灣取景


去年是韓戰中止六十週年,澳洲和韓國簽下2011年作為兩國友誼之年的協定,澳洲電視台不斷放送韓戰相關新聞和影片,甚至報導當年遼寧省遺跡「抗美援朝紀念館」。這些不但激起了澳洲紀錄片導演史密斯的好奇心,也讓他興起拍攝《加平戰役》的念頭。史密斯除了澳洲方面的拍攝,曾遠赴加拿大蒐集美軍相關史實資料,更走訪中、韓、台採訪,並與當地的製片團隊合作。

史密斯曾拍攝過七部電視紀錄片,二○○二年的紀錄片作品《彩虹鳥與怪獸人》(Rainbow Bird and Monster Man)入圍澳洲電影協會最佳導演、最佳紀錄片獎項,也拿下澳洲作家協會頒發的最佳剪輯獎項。在紀錄片領域備受肯定的他,也曾出版過兩本歷史書籍。

與史密斯合作的台灣團隊是紀錄片導演黃信堯及蔡之今的團隊。台灣製作團隊共花了兩個星期蒐集韓戰史料並探訪台北榮民之家及學者,最後敲定入鏡人選。蔡之今也回憶和史密斯的合作:「導演一人隻身來台,和攝影能夠靠肢體就非常精準地溝通,令人印象深刻。」


【中國時報 2011/04/12】
紀錄片工會

我們是台灣第一個由紀錄片工作者發起的自主工會,於2006年9月9日正式成立。

我們不只希望保障紀錄片工作者基本勞動權利、提升紀錄片工作專業水平,更以促進紀錄片產業發展為目標,期望國內紀錄片環境能更健全與完整。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