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狂野」 大象伸手可及【世界新聞】

一部真實記錄動物救援人員和成為孤兒動物之間真情故事的紀錄片「天生狂野」(Born to Be Wild)8日起以3DIMAX版本在洛杉磯各大IMAX影院上線,很多洛杉磯中小學已安排學生到加州自然科學中心(California Science Center)觀賞本片。


本片除3D技術讓人有身處非洲森林的奇妙感覺外,影片對青少年學習了解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共存有很大教育意義。

這部40分鐘的紀錄片,分別拍攝動物保護者比盧特葛萊迪卡斯(Birute Mary Galdikas)教授在亞洲建立猩猩救援中心,和丹芬謝爾格利特(Daphne M. Sheldrick)在非洲拯救大象孤兒的兩段故事。
兩位科學家都是女性,且都在野外與動物生活幾十年。她們雇用當地居民,收養因人類屠殺而不幸成為孤兒的象寶寶和猩猩寶寶。並等待長大後將牠們重新放回大自然的過程,期間人類與動物建立起的真情非常動人。

在本片中,觀眾能看到很多無辜生靈因人類的貪婪捕獲而被奪取生命。導致一些剛出生的象寶寶和黑猩猩寶寶無人照料,只能白白被餓死。幸得一些動物保護組織者相救,把他們安置在營地餵養長大。
雖然人類對牠們細心照顧,甚至當作自己的孩子,但又努力保持這些動物的野性。等時機成熟,還是讓他們回到自然懷抱,動物與人類分別的時刻最為惹人淚下。

本片拍攝最大的難度是跟隨這些被放回森林中的動物。特別是黑猩猩,時常需要爬到很高的樹上拍攝。全片全部採取3D攝影器材,也動用「海底世界3D」(Under the Sea 3D )拍攝原班人馬。
本片的3D技術非常值得一提。坐在IMAX影院中,可以明顯感受到畫面的立體感。例如可以看到大象的鼻子彷彿伸出銀幕外,觸手可及。遠鏡頭也讓人感覺身歷其境地俯視非洲平原和熱帶雨林全景,樹木和動物似乎就在身邊環繞。

雖然3D早已開始流行,但這種3D技術效果這麼鮮明的電影仍屬少數。大自然題材紀錄片,比動畫片和動作片更容易讓觀眾體驗畫面的立體感。

【世界新聞網 2011/04/13 】


紀錄片工會

我們是台灣第一個由紀錄片工作者發起的自主工會,於2006年9月9日正式成立。

我們不只希望保障紀錄片工作者基本勞動權利、提升紀錄片工作專業水平,更以促進紀錄片產業發展為目標,期望國內紀錄片環境能更健全與完整。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