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紀錄片觀摩季」日前在北京正式揭幕,擔任活動顧問的CNEX基金會董事張釗維表示,此次參展的13部紀錄片導演涵蓋老中青三代,時間跨度從1950年代到近年作品,描述族群也不同。「能夠讓大陸觀眾看到,台灣在過去4、50年的發展,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怎樣看待、參與社會改造的過程。」
儘管是台灣出品的片子,但有些內容與一水之隔的大陸多少產生聯繫。例如小野擔綱編劇的《尋找台灣生命力》,訪問了曾參與六四天安門事件的知識份子蘇小康;《如果我必須死一千次》、《春天─許金玉的故事》描繪當年左翼勢力的犧牲奮鬥;張釗維《向左走、向右走》涉及保釣運動;而最近大陸汶川地震滿3周年,台灣幾部反思921震災的紀錄片,似乎也能作為呼應。
在「雜誌客廳」舉辦至6月9日的「台灣生命力-台灣本土紀錄片觀摩季」,輪播13部紀錄片和12部劇情片,多元呈現台灣在地社會面向。四大單元內容如下:「生命─台灣」除了長達4集的《尋找台灣生命力》,還有《翻滾吧,男孩》與《不老騎士》等充滿勵志氣息的台片;「環境邊陲」關注邊緣族群在資本社會中的掙扎;「狂飆的世代」著眼於1950至70年代,國民黨政府管制下的高壓境況;「裂痕與彌合」聚焦921大地震後,台灣社會面對災難的反應與思考。
【旺報 2012/05/20】
儘管是台灣出品的片子,但有些內容與一水之隔的大陸多少產生聯繫。例如小野擔綱編劇的《尋找台灣生命力》,訪問了曾參與六四天安門事件的知識份子蘇小康;《如果我必須死一千次》、《春天─許金玉的故事》描繪當年左翼勢力的犧牲奮鬥;張釗維《向左走、向右走》涉及保釣運動;而最近大陸汶川地震滿3周年,台灣幾部反思921震災的紀錄片,似乎也能作為呼應。
在「雜誌客廳」舉辦至6月9日的「台灣生命力-台灣本土紀錄片觀摩季」,輪播13部紀錄片和12部劇情片,多元呈現台灣在地社會面向。四大單元內容如下:「生命─台灣」除了長達4集的《尋找台灣生命力》,還有《翻滾吧,男孩》與《不老騎士》等充滿勵志氣息的台片;「環境邊陲」關注邊緣族群在資本社會中的掙扎;「狂飆的世代」著眼於1950至70年代,國民黨政府管制下的高壓境況;「裂痕與彌合」聚焦921大地震後,台灣社會面對災難的反應與思考。
【旺報 2012/05/20】
Tags:
產業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