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紀錄。 歷史。現場 ] 系列講座,開放報名

 
★入場實名制及記錄體溫
艾巴克影像體主辦
活動地點|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講座一〈民族誌田野調查方法論〉
老照片追追追/ 老七佳部落流浪在外的六棟石板屋

時間:8/30(日)14:30-17:00
地點:C-Lab共享吧
講者:王雅萍(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系系主任)  
 
現場將公開民族誌田調的寶貴經驗。
排灣族老七佳部落的傳統石板屋,長年流落在外, 2012年,原委員會著手調查, 以需要破解的老照片找到一位古物中介商人和一本報紙剪貼簿,經過明查暗訪,找到五棟四散各地的石板屋,2019年, 在日本意外又找到了神秘的第六棟......。

★講座二〈歷史影像的考掘與檔案性的再創作〉
時間:8/30(日)19:00-21:30
地點:C-Lab共享吧 
講者:曾吉賢(國立臺南藝術學院音像藝術媒體中心主任) 
 
講座現場將以珍貴老電影及檔案,重塑影像的物理性意涵。遇見多年未見的「老友」,重新看見「老影像」中的你,「老」是感情, 是價值,與「老」相遇要「行動」,循著歷史軌跡,從膠片到影帶,從地圖到車站重新定位開發檔案價值,再創造,將老朋友變新朋友。

★講座三〈超越現實,穿越歷史:古殿奪回「靈光」計劃〉
以班雅明、卡羅素、姚阿幸、江文也、大衛李文斯頓、小泉文夫、呂炳川為例

時間:9/6(日)14:30
地點:C-Lab西服務中心二樓
講者:王信凱(「古殿樂藏」創辦人)
 
從黑膠及留聲機,重新復刻新歷史 講座現場將以珍貴黑膠唱片及留聲機,重新挑戰數位時代的意義。一百年多前的聲響,如何透過聲音錄製,穿越時空,喚醒初始的生命與靈魂。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是留聲機的黃金時代,音樂家的聽眾從現場轉為留聲機,珍貴的「聲音紀錄」, 透過聆聽歷史的聲音,打破政治正確的史觀喚醒你的大腦迴路,串連通往百年的時空軌跡。

★講座四〈「卻顧所來徑」:與人類學家同行的田野調查圖像與檔案的田野調查
以1930-40年代在中國西南地區的民族調查、1940-50年代在臺灣的原住民部落田野工作為例
時間:9/6(日)19:00
地點:C-Lab西服務中心二樓
講者:王鵬惠(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士後研究)

講座將以1930~1950珍貴的人類學照片開始閱讀,重入時空。 當年跟隨人類學家從事田野調查的畫家與攝影家,留下許多經典的圖像作品,為各自藝術領域的經典。人類學田野工作的發展,何把這些作品鑲嵌回人類學史脈絡,成為在創作後的田野課題.我們當代該如何檢視田野工作的歷史記憶、技藝?
紀錄片工會

我們是台灣第一個由紀錄片工作者發起的自主工會,於2006年9月9日正式成立。

我們不只希望保障紀錄片工作者基本勞動權利、提升紀錄片工作專業水平,更以促進紀錄片產業發展為目標,期望國內紀錄片環境能更健全與完整。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