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兩重天”的中國紀錄片如何突破“困局”?【新華網】

2011年初,央視紀錄頻道的“紅火”讓一直徘徊于商業大門之外的中國紀錄片看到了前景的光亮。然而,不少人也提出了擔心:紀錄片頻道來了,可紀錄片的春天還很遠。從多數國內紀錄片在電影院受到的冷遇來看,紀錄片仍處于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境地。
 剛剛出爐的《2010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共生產16部紀錄電影,總投資約5億元,總收入約7億元,沒有一部通過票房收回成本。與去年龐大的故事片百億元票房相比,這7億元略顯“寒酸”。

2010年暑期檔的《海上傳奇》一度被認為是中國紀錄片回暖的象徵,雖然借勢世博和賈樟柯的名氣,但該片除了在上海市場表現稍好外,其他城市的票房頗為慘淡;反對歧視艾滋病患者的紀錄片《在一起》也遇到了相同的遭遇。導演顧長衛將商業片《真愛》與其打包推出,甚至在青島等地以公益演出的形式免費上映,但仍然面臨黯然下線的殘酷現實。

與國內影院裏播放的紀錄片屈指可數、幾乎沒有盈利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目前大部分的歐美國家都有音像市場、電視臺、電影院和非劇院係統的社區作為播放渠道,紀錄片一半以上可以進入電影院播放,並且相當部分是盈利。生存空間的天壤之別,讓很多中國紀錄片人將目光轉移到海外發行上。但中國紀錄片本土化趨勢嚴重,加上後期制作不夠成熟,海外銷售同樣艱難。
    
曾有業界人士形容,中國紀錄片一度面臨“無市場、無利益、無專業”的“三無”創作境況。由于銷售出口渠道過窄,大部分紀錄片最終只能作為電視專題片,經由電視臺播出。然而,目前我國為數不多的電視紀錄片欄目只能承載相當少的一部分紀錄片的播出,大部分紀錄片從誕生的一刻起,就直接進入了學術、交易和評獎這三個相對封閉的流通環節中,很難出現在公眾的視野。
   
 “中國紀錄片要想生存,必須擁有足夠的空間;要想打造品牌,必須擁有自己的平臺。”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紀錄片中心主任張同道說。
    
事實上,一些國產紀錄片票房率不高,是沒有培養一批穩定的紀錄片觀影者。“紀錄片的題材相對小眾,只有親身經歷或者對題材有濃厚興趣的人才會到電影院看紀錄片。此外,紀錄片‘畫面配解說’的簡易敘述模式,讓很多觀眾放棄花錢去電影院看的想法。”對于目前紀錄片題材狹窄的現狀,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紀實頻道總監應啟明認為,應該探尋紀錄片發展的多種可能性。在“紀實”手法之外,還要各種創作手法多管齊下。不但要關注社會邊緣人物題材,還要擴展至歷史、人文、地理、自然、社會等縱深題材。這樣才能更大程度地滿足各階層觀眾的需要。
   
此外,中國紀錄片行業亟待完善資金支持體係。紀錄事件而不是制造情節,紀錄片的特質決定了需要更多資金支撐,而資金的保證將得益于較為完善的機制保證。據了解,1小時的法國紀錄片的最低預算成本為138000歐元。而據統計,由于缺乏政府、民間和企業方面的基金投資,國內一部的獨立紀錄片預算僅相當于歐洲發達國家紀錄片拍攝預算的零頭。

 “中國的投資者在這方面的意識和素質有限。”法國著名獨立紀錄片導演安東尼.馬丁表示,與中國相比,國外紀錄片的投資環境顯得更理性。他的作品,其中CNC紀錄片公共組織會提供60%左右的預算款,剩下的30%靠讚助單位或者投資者,其余的才由導演個人籌款。“同樣在美國,紀錄片可以獲得政府50%的資金支持,加拿大有的紀錄片尚未開拍,就已拿到兩成到五成的退稅。”
   
 “差距不僅僅在錢上,還有觀念和傳統。”北京零頻道公司總經理鄭瓊認為,落後的關鍵在于紀錄片在中國從來沒有成為一個行業。包括從業人員素質、傳播渠道和電影業人士意識在內的落後。
    
值得高興的是,廣電總局宣傳管理司司長金德龍表示,今後若幹年,廣電總局將致力于採取有效辦法推動國產紀錄片產業發展,從建立播映體係,健全管理制度,到扶持優秀紀錄片制作,給紀錄片制作企業、創作者提供更多施展才華的舞臺。
    
也有越來越多的紀錄片人達成共識,只有學習借鑒國外紀錄片市場的成熟經驗,學習講故事的技巧、風格、思維模式以及高效的專業運作係統,才有望突破紀錄片的“中國式困局”。

【新華網 2011/04/03】
紀錄片工會

我們是台灣第一個由紀錄片工作者發起的自主工會,於2006年9月9日正式成立。

我們不只希望保障紀錄片工作者基本勞動權利、提升紀錄片工作專業水平,更以促進紀錄片產業發展為目標,期望國內紀錄片環境能更健全與完整。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