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AAA)製作的紀錄片「薩特與鄧麗君:1980年代的廣東當代藝術」,31日在美國華人博物館(MOCA)放映,並邀請到中國藝術家楊詰蒼與鄭勝天與觀眾座談,由AAA會長Jane DeBevoise主持座談會,讓兩位藝術家與觀眾暢談1980年代中國當代藝術啟蒙時期與新文化的衝擊。
【世界新聞網 2011/04/01】
在紀錄片中受訪的楊詰蒼表示,「很感謝AAA 製作了這部紀錄片,我真的很感動,尤其聽到鄧麗君的歌,本來已經不喜歡她的歌了,可是聽到了還是很懷念80年代的一切」。他強調,「很多人對文化大革命有誤解,其實我就是在那時讀了最多的書,作為紅衛兵領導,我的工作就是決定沒收的書是要燒掉還是要賣給書商,當然自己就讀了很多」。
該紀錄片記錄了珍貴的原始文獻,訪問了經歷1980年代席捲中國「讀書熱」的14位藝術家,有別於北方藝術探討嚴肅的「生與死」課題,更描述了表現「生活經驗」的廣東特殊文化。本放映座談會是2011亞洲當代藝術周(Asian Contemporary Art Week 2011)活動之一,相關活動請參考網站acaw.net/acaw2011。
Tags:
產業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