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視紀錄片獲亞洲大奬【新浪】

3月22日,有“亞洲艾美奬”之稱的首屆亞洲彩虹奬電視頒獎禮在香港舉行。天津電視台科教頻道《中國人》欄目製作的紀錄片《沙漠人家》,在一百多部入圍作品中脫穎而出,其編導崔亞正憑藉該片一舉奪得最佳導演奬。日前,導演崔亞正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聊起了曾經那段沙漠深處尋人家的難忘經歷。
《沙漠人家》拍攝地在我國第五大沙漠——毛烏蘇沙漠,這是一部時長60分鐘的紀錄片,崔亞正卻用了4年時間才完成拍攝。
崔亞正是個永遠在找故事,喜歡給別人講故事的導演,採訪中他說起影片主人公殷玉珍的故事滔滔不絶,讓聽者身臨其境。19歲的如花少女被父親嫁到在沙漠深處獨居的人家,在人跡罕至的沙漠裡,清晨迎接她的是爬進頭髮裡的蟲子。然而,井邊的小沙柳喚醒她綠色的希望,“寧肯種樹累死,也不叫沙欺負死”成了她的人生信念。
“最初拍這個題材是為了周播節目,只有10天拍攝時間。這10天,攝影機几乎沒有下過肩。”不過拍攝初期最讓崔亞正頭疼的還是如何贏得殷玉珍的信任,“殷玉珍是陝北人,當地講究喝‘不吃菜’的酒,到沙漠的第一天晚上,我陪她喝了一夜的酒,結果發現這個故事太好了,雖然也有媒體報道過,但挖掘得不夠深刻。她最初植樹治沙,沒有什麼綠化概念,她恨父親把她嫁到茫茫沙海,承受着生活在沙漠深處的孤寂和婚姻的不幸,她說她種的每棵樹都是自己的親人,從她身上你能看到禮教與理想的衝突、維繫家庭與個人追求的矛盾、人與自然的較量等,這也成了我們拍片的主綫。最後悔的是,那天的夜談,沒有支起機器拍下來。”雖然環境惡劣,但崔亞正堅持拍了4年,記下了殷玉珍春夏秋冬的四季生活,也和她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
亞洲彩虹奬的評委一致認為該片樸實、深刻,細節動人。崔亞正則笑稱自己為了那些精彩一瞬,是燒着高香拍片子。
紀錄片導演不能讓主人公像職業演員那樣說台詞、走位,所謂的拍攝更接近於“捕捉”,極其考驗導演駕馭現場環境的能力。為了《沙漠人家》,崔亞正拍了近30盤帶子,“編輯時很多素材沒用上。電視是門遺憾的藝術,如同手捧着水前行,你想努力留住水,可它還是會順着指縫流失。所以拍攝是在搶素材,想拍殷玉珍祈雨的場面,沒想到夏天去時真趕上了。拍她澆樹,我一邊拍一邊收音,水在沙地滲得很快,沒想到短短的幾秒鐘,就錄到一顆小水珠滴到水窪裡的嘀嗒聲,特別美。”學美術出身的崔亞正不僅抓住了人物生活中的細節與閃光點,也賦予了影片“大漠孤煙”“長河落日”般的藝術意境,生動而詩意的視覺語言令《沙漠人家》成為極美的紀錄片。
56歲的崔亞正在台裡的年輕人眼中是“獲獎專業戶”,拿過衆多新聞獎項,但彩虹奬是他的第一個國際大奬,這種認可令他特別感動。老崔說電視領域是年輕人的世界,可一聊到好題材,他又流露出創作的激情,那股興奮勁兒恐怕是很多年輕人都不及的。他說自己是個追求完美的人,曾為了一滴眼淚用掉一盤帶子,“拍紀錄片的代價還是很大的。很難,可也是紀錄片最有魅力的一點,總是在不可預知的時候拍到最精彩的一瞬。”

【新浪網 201/04/01】
紀錄片工會

我們是台灣第一個由紀錄片工作者發起的自主工會,於2006年9月9日正式成立。

我們不只希望保障紀錄片工作者基本勞動權利、提升紀錄片工作專業水平,更以促進紀錄片產業發展為目標,期望國內紀錄片環境能更健全與完整。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