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金馬影展為以色列紀錄片導演托默赫曼Tomer Heymann規劃「攝吧!托默赫曼」專題,收錄了《失去王冠的皇后》、《攝吧!我的愛》、《紙娃娃》、《嚇我一跳》等四部作品,為歷年來在影展中都不缺席的同志電影,呈現出難得一見的深度和廣度。透過托默赫曼的作品,觀眾或許將會發現,所謂的同志電影原來並不在於題材的選擇或特定的美學,而是在於導演透過鏡頭觀看世界的方式。
《嚇我一跳》 反射認同焦慮
■評分:82分
托默赫曼雖身為同志,但他的拍攝觸角並不自陷於同志運動與性別認同。在2002年的《嚇我一跳》中,他為一群貧窮地區的不良少年擔任戲劇老師,透過戲劇讓他們重新找到價值與生命方向,但在師生彼此暢談發展劇本的過程中,他卻被學生質疑他自己不願分享祕密,於是大方坦承「我是Gay」。這個老師的出櫃卻在學生之間激發了各種不同反應,也從而反射出了傳統教育下男性的認同焦慮。
《紙娃娃》 扮裝皇后大解放
■評分:84分
在2006年的《紙娃娃》中,主角是一群在以色列擔任老人看護的菲律賓外勞,菲國普遍較為願意照顧老人的文化傳統,讓他們在面對連以色列子女自己都不願負責的老人時充滿耐心與愛心。他們私下則成立「紙娃娃」歌舞團,一展扮裝皇后的表演慾望,雖然工作與居留毫無保障,卻在性別表現上獲得另一種在家鄉未必享有的自由。他們勇敢地習於異樣眼光,在夾縫中活出自我,被照顧的老人則因同處弱勢且別無選擇,竟也對他們的女裝扮相不以為忤,主僕關係反倒成了互相取暖的陪伴。
《攝吧!我的愛》 拍出真感情
■評分:85
托默赫曼在2010年的《攝吧!我的愛》裡,把鏡頭轉向了自己的私密生活,拍攝他與媽媽、德國男友三人間的關係,但複雜國族歷史情結卻暗潮洶湧。母親當年從納粹德國搬來以色列尋找新生活,如今面對來自德國的兒子的男友,真的能敞開雙臂全然接納嗎?在這部片中,過去總客觀紀錄他人故事的托默赫曼,竟然因對母親與男友這兩個他最愛的人的濃烈感情,而在每一個凝視的鏡頭中都流露出溫柔不捨,過去似乎並不特別講究美學與構圖,如今竟在每個鏡頭中都流洩浪漫的美感。一個拍攝者的個人感情,竟可如此左右他所拍出的每一個畫面,這是紀錄片拍攝過程的一場動人的見證。
《失去王冠的皇后》 剖析漂泊
■評分:84
在今年的新片《失去王冠的皇后》中,他繼續衍伸他的家族主題,父母當年跨越歐洲來到以色列,三個兒子如今卻又因對以色列現狀不滿而遠赴重洋搬去美國,不同世代面對著不同的難題各自追求不同的人生。但托默赫曼卻又在與男友分手的傷痛中茫然落寞,在一段段短暫遊走的情緣間彌補著感情的空虛,國族身分與慾望情感竟同樣漂泊不定,只有最愛的母親看清他所有的執著與逃避。
直視複雜感情 觀眾收穫最豐
托默赫曼的同志身分雖然多半都不是片中主題,卻無時無刻不影響著他與片中人物的關係。他公開的同志取向與未婚身分,在異性主流的家族與社交圈裡固然不時格格不入,但也讓他更能以局外人角度,清楚客觀地記錄眼前錯綜複雜的關係網絡。而他身為同志在弱勢與壓抑中成長的經驗,也讓他更能對扮裝皇后與外勞等同樣相對弱勢的族群感同身受。但即使如此,他當然也有他成長於主流社會的盲點,也曾在剛開始接觸扮裝皇后時感到驚嚇不適而難以接受,但也更讓觀眾藉以跟著他走過一段從陌生到了解的學習歷程。
但他面對所愛之人時,拍下眼前一切的慾望是如此巨大,有時連被攝的人物都忍不住跟他說「夠了」。究竟何時該停?何時該在拍攝行為與私密領域之間畫出界線?這是導演自己終需面對的課題,但收穫最豐的無疑卻是觀眾,因為我們透過一個同志導演毫不藏私的赤裸告白,更加透徹地直視了複雜感情世界最動人的角落。
【中國時報 2011/11/13 文/張士達】
《嚇我一跳》 反射認同焦慮
■評分:82分
托默赫曼雖身為同志,但他的拍攝觸角並不自陷於同志運動與性別認同。在2002年的《嚇我一跳》中,他為一群貧窮地區的不良少年擔任戲劇老師,透過戲劇讓他們重新找到價值與生命方向,但在師生彼此暢談發展劇本的過程中,他卻被學生質疑他自己不願分享祕密,於是大方坦承「我是Gay」。這個老師的出櫃卻在學生之間激發了各種不同反應,也從而反射出了傳統教育下男性的認同焦慮。
《紙娃娃》 扮裝皇后大解放
■評分:84分
在2006年的《紙娃娃》中,主角是一群在以色列擔任老人看護的菲律賓外勞,菲國普遍較為願意照顧老人的文化傳統,讓他們在面對連以色列子女自己都不願負責的老人時充滿耐心與愛心。他們私下則成立「紙娃娃」歌舞團,一展扮裝皇后的表演慾望,雖然工作與居留毫無保障,卻在性別表現上獲得另一種在家鄉未必享有的自由。他們勇敢地習於異樣眼光,在夾縫中活出自我,被照顧的老人則因同處弱勢且別無選擇,竟也對他們的女裝扮相不以為忤,主僕關係反倒成了互相取暖的陪伴。
《攝吧!我的愛》 拍出真感情
■評分:85
托默赫曼在2010年的《攝吧!我的愛》裡,把鏡頭轉向了自己的私密生活,拍攝他與媽媽、德國男友三人間的關係,但複雜國族歷史情結卻暗潮洶湧。母親當年從納粹德國搬來以色列尋找新生活,如今面對來自德國的兒子的男友,真的能敞開雙臂全然接納嗎?在這部片中,過去總客觀紀錄他人故事的托默赫曼,竟然因對母親與男友這兩個他最愛的人的濃烈感情,而在每一個凝視的鏡頭中都流露出溫柔不捨,過去似乎並不特別講究美學與構圖,如今竟在每個鏡頭中都流洩浪漫的美感。一個拍攝者的個人感情,竟可如此左右他所拍出的每一個畫面,這是紀錄片拍攝過程的一場動人的見證。
《失去王冠的皇后》 剖析漂泊
■評分:84
在今年的新片《失去王冠的皇后》中,他繼續衍伸他的家族主題,父母當年跨越歐洲來到以色列,三個兒子如今卻又因對以色列現狀不滿而遠赴重洋搬去美國,不同世代面對著不同的難題各自追求不同的人生。但托默赫曼卻又在與男友分手的傷痛中茫然落寞,在一段段短暫遊走的情緣間彌補著感情的空虛,國族身分與慾望情感竟同樣漂泊不定,只有最愛的母親看清他所有的執著與逃避。
直視複雜感情 觀眾收穫最豐
托默赫曼的同志身分雖然多半都不是片中主題,卻無時無刻不影響著他與片中人物的關係。他公開的同志取向與未婚身分,在異性主流的家族與社交圈裡固然不時格格不入,但也讓他更能以局外人角度,清楚客觀地記錄眼前錯綜複雜的關係網絡。而他身為同志在弱勢與壓抑中成長的經驗,也讓他更能對扮裝皇后與外勞等同樣相對弱勢的族群感同身受。但即使如此,他當然也有他成長於主流社會的盲點,也曾在剛開始接觸扮裝皇后時感到驚嚇不適而難以接受,但也更讓觀眾藉以跟著他走過一段從陌生到了解的學習歷程。
但他面對所愛之人時,拍下眼前一切的慾望是如此巨大,有時連被攝的人物都忍不住跟他說「夠了」。究竟何時該停?何時該在拍攝行為與私密領域之間畫出界線?這是導演自己終需面對的課題,但收穫最豐的無疑卻是觀眾,因為我們透過一個同志導演毫不藏私的赤裸告白,更加透徹地直視了複雜感情世界最動人的角落。
【中國時報 2011/11/13 文/張士達】
Tags:
產業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