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午,在廣安市廣安區大安鎮回龍村,45歲的張昌華正忙著修補漏雨的灶房。十多年來一直在廣州一家製衣廠當車工的他,用粗大開裂的雙手,一趟一趟把灰沙桶和磚瓦往樓上搬。“導演送了我《歸途列車》的DVD碟片,我早就看過了。”張昌華說,“家裏人都不看,尤其是我老婆,她說太傷心。”張妻陳素琴則稱,讓她傷心的是除了拍攝過程太辛苦,最主要的原因是,女兒和父母之間的隔閡太深了……
《歸途列車》內容提要:
《歸途列車》被稱為“中國春運紀錄片”,講述張昌華一家3年來春節期間返家探親的歷程。夫婦倆為了子女到廣州打工,但女兒選擇退學,離家成為新一代的打工妹,從廣州的服裝廠到深圳的夜店,一次次選擇刺痛了父母的心。影片用鏡頭聚焦小人物命運,包括農民工在親情與生計間的矛盾,客觀完整地記錄了中國普通農民工的境遇。
獲獎情況:
在美國,《歸途列車》榮獲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十佳影片大獎、美國導演工會最佳紀錄片提名獎、第83界奧斯卡獎紀錄片獎提名等10多個獎項;在澳大利亞,《歸途列車》獲得亞太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大獎;在加拿大,《歸途列車》榮獲多倫多電影節年度十佳影片大獎、加拿大電影學院獎基尼獎最佳紀錄片獎、維多利亞電影節最佳影片等10多項大獎;在歐洲,《歸途列車》榮獲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全球紀錄片最高獎項“伊文思獎”。
打工家庭,擔綱紀錄片主角
2006年至2009年間,導演范立欣和他的團隊拍攝完成紀錄長片《歸途列車》。如今,片長87分鐘的《歸途列車》在全球獲大小獎項30多個。從今年春運開始,該片在國內熱映。
張昌華說:“2006年,小范當時是中央電視臺記者,他來我們廠拍電視片《開往春天的列車》時和我認識。我覺得小范待人和氣,不擺架子把我當兄弟,後來他說要拍一部我一家人的紀錄片,我就答應了。這個片子一拍就是3年,直到2009年春節才結束。”
昨日,范立欣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採訪時說:“老張和陳姐很樸實,從不提物質、金錢方面的要求,他們身上的故事也很多,十分符合我想通過一個農民工家庭的故事來反映改革開放30年的要求。跟拍他們3年時間,我們成了親人般的朋友。”
張昌華家離一條鄉村公路不遠,也算得上山清水秀。“拍片子的那幾年內,小范他們3次來到我家。”2008年春節,范立欣和他的團隊帶著十幾箱器材,從廣州火車站一路跟拍到廣安大安鎮回龍村8組。“他們4個大男人在我家,兩人睡床兩人打地鋪。”張昌華嶽母唐廷瑞老太太回憶,“他們和我們吃一鍋飯,生活上一點也不講究。”
此前的2007年夏天,范立欣團隊到廣安拍攝。“當時天氣炎熱,每到夜深人靜時,我就打來井水,讓他們在後邊的小壩子裏衝個涼。”張昌華回憶。
昨日,范立欣說,拍攝紀錄片不同於故事片。“我們只能採用跟拍的方式,3年內我們拍了大約有300多個小時的海量素材,最後提取了生活中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片段。
隔閡太深,母親不想看影片
范立欣說,兩年前,《歸途列車》在加拿大完成後期製作後,他第一時間將DVD碟片送給張昌華。“我放在身邊,有時會看看。但因為老婆堅決不看,我就沒把碟片帶回家,老人和孩子都沒看過。”張昌華說。
“我不看這個的主要原因,是女兒和我們夫妻之間的隔閡太深了,至今都沒有化解。我一看就想哭,乾脆就不看。”陳素琴說。
范立欣介紹,在《歸途列車》中有這樣一組鏡頭:張昌華希望女兒繼續讀書,但女兒始終不聽還動了粗口,於是父女倆打架。女兒在和父親的對打中對著鏡頭大喊:“拍吧!拍吧!你們不是要真實嗎?現在你們看到了,這才是真正的我!”
“這場衝突來得很突然。當雙方扭打在一起時,攝像師孫少光正巧站在門口拍攝,把我堵在了外面。很多觀眾告訴我,他們看到這裡很震撼。在歐洲放映時,一個片商看完樣片,第一個反應是告訴我說:他現在要馬上給女兒打電話,因為很久沒回家了。”
張昌華和小他1歲的陳素琴于1989年結婚,次年夏天生下張琴。“女兒一歲多的那年冬天,我南下廣州,和她爸爸一起進製衣廠打工,從此很少回家。4年後兒子出生,姐弟倆是外公外婆帶大的。”
2008年夏天,讀完高一的張琴輟學到外地打工。“這些年她多次回家,但從來都是我們離開她才回來,包括今年春節。前幾天她打電話給她外婆,說是要等春節後才回來。”陳素琴抹著眼淚告訴記者,“現在她不給我們打電話,招呼我們用的是‘你、我、他’。我們甚至不知道她在哪,在幹些什麼。”
在陳素琴的記憶裏,女兒最後一次喊她“媽媽”,是2008年春節從廣州回老家時。“當時放寒假她來廣州,隨後我們一家三口回家過年。在廣州火車站,因為南方冰雪天氣,40萬人擠在車站。擠車時她和八九個女孩突然倒地,幸虧十幾個保安上來圍成一圈把她們拉起來。我衝過去攥住她的手,她喊了一聲媽媽,把我拉得緊緊的。”
外婆唐廷瑞說:“孩子很好的,在外邊打工每個月都要寄幾百一千元回家。就是脾氣太犟了,總是說父母沒關心她。”
今年17歲的張洋已放寒假回家,男孩沉默寡言。言及姐姐,男孩眼眶發紅,說姐姐很關心他,每次回家都要給他買衣服,還請他吃火鍋。
“她來廣安找弟弟,直接去學校門口等,從不給我們打電話,吃火鍋也不叫上我們。”母親陳素琴說。
范立欣說,老張為孩子擺脫父輩的命運勾畫了一條路:希望孩子上大學,到城裏工作。恰恰因為夫婦倆常年在外打工,造成他們與女兒之間的關係非常生疏,雙方的隔閡很深。其實這是現代農民工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他們為了生計不得不做出犧牲。
提前回家,修整灶房迎春節
2011年12月26日,張昌華乘火車從廣州回到老家。“這是我外出打工22年來回家最早的一次。”張昌華說,“灶房只有一層又沒蓋瓦,經常漏雨,我只好提前回來修整一下。”張昌華所說的修整,也要花3萬元。“今年打工收入有3萬元,老婆這幾年在家陪兒子讀書,租房加生活費,每年都在兩萬元出頭。修補房子的錢只有靠往年的積蓄。”
2009年春節,陳素琴回到老家後再沒外出。“兒子當年讀初三,再不能讓他對我們有隔閡了。我回家陪讀,他也很爭氣,考上了廣安的重點中學,應該能考上大學。”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家裏過年的東西也置辦得差不多了。但一想到女兒不回來,我的心總是隱隱作痛。”張昌華說,“這些年在外邊打工,和孩子聚少離多,想來真是對不起他們啊。”
在場幫工的全是張家的鄰居,他們開玩笑說:“你演的那個電影現在全國全世界都在放,你也算得上是國際名人了,今後的日子應該很好過嘛。”張昌華卻滿臉惆悵:“啥子名人喲,別個小范拍的是紀錄片,我們講好了是沒有報酬的。再說了,錢再多又能怎樣嘛,關鍵是一家人要幸福和睦。”
昨日,范立欣介紹,拍片過程他們沒有支付張家人報酬。“雖然他們也的確沒有提要求,但我目前正在想辦法幫助他們。”范立欣說,“最近國內這部片子上映了,我們通過賣海報籌了一些錢,大概有1萬多元,我打算送給張家,資助張洋讀書。”
“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要小范的錢。今後張洋考上大學,我又要去廣州打工,給他掙學費。”陳素琴說,“我這幾年每到暑假都要去廣州,在製衣廠裏做臨時工。現在年紀大了,眼睛不好使,穿針都很吃力,到時只能給張哥打下手,掙一個是一個了。
【中新網 2012/01/17】
《歸途列車》內容提要:
《歸途列車》被稱為“中國春運紀錄片”,講述張昌華一家3年來春節期間返家探親的歷程。夫婦倆為了子女到廣州打工,但女兒選擇退學,離家成為新一代的打工妹,從廣州的服裝廠到深圳的夜店,一次次選擇刺痛了父母的心。影片用鏡頭聚焦小人物命運,包括農民工在親情與生計間的矛盾,客觀完整地記錄了中國普通農民工的境遇。
獲獎情況:
在美國,《歸途列車》榮獲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十佳影片大獎、美國導演工會最佳紀錄片提名獎、第83界奧斯卡獎紀錄片獎提名等10多個獎項;在澳大利亞,《歸途列車》獲得亞太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大獎;在加拿大,《歸途列車》榮獲多倫多電影節年度十佳影片大獎、加拿大電影學院獎基尼獎最佳紀錄片獎、維多利亞電影節最佳影片等10多項大獎;在歐洲,《歸途列車》榮獲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全球紀錄片最高獎項“伊文思獎”。
打工家庭,擔綱紀錄片主角
2006年至2009年間,導演范立欣和他的團隊拍攝完成紀錄長片《歸途列車》。如今,片長87分鐘的《歸途列車》在全球獲大小獎項30多個。從今年春運開始,該片在國內熱映。
張昌華說:“2006年,小范當時是中央電視臺記者,他來我們廠拍電視片《開往春天的列車》時和我認識。我覺得小范待人和氣,不擺架子把我當兄弟,後來他說要拍一部我一家人的紀錄片,我就答應了。這個片子一拍就是3年,直到2009年春節才結束。”
昨日,范立欣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採訪時說:“老張和陳姐很樸實,從不提物質、金錢方面的要求,他們身上的故事也很多,十分符合我想通過一個農民工家庭的故事來反映改革開放30年的要求。跟拍他們3年時間,我們成了親人般的朋友。”
張昌華家離一條鄉村公路不遠,也算得上山清水秀。“拍片子的那幾年內,小范他們3次來到我家。”2008年春節,范立欣和他的團隊帶著十幾箱器材,從廣州火車站一路跟拍到廣安大安鎮回龍村8組。“他們4個大男人在我家,兩人睡床兩人打地鋪。”張昌華嶽母唐廷瑞老太太回憶,“他們和我們吃一鍋飯,生活上一點也不講究。”
此前的2007年夏天,范立欣團隊到廣安拍攝。“當時天氣炎熱,每到夜深人靜時,我就打來井水,讓他們在後邊的小壩子裏衝個涼。”張昌華回憶。
昨日,范立欣說,拍攝紀錄片不同於故事片。“我們只能採用跟拍的方式,3年內我們拍了大約有300多個小時的海量素材,最後提取了生活中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片段。
隔閡太深,母親不想看影片
范立欣說,兩年前,《歸途列車》在加拿大完成後期製作後,他第一時間將DVD碟片送給張昌華。“我放在身邊,有時會看看。但因為老婆堅決不看,我就沒把碟片帶回家,老人和孩子都沒看過。”張昌華說。
“我不看這個的主要原因,是女兒和我們夫妻之間的隔閡太深了,至今都沒有化解。我一看就想哭,乾脆就不看。”陳素琴說。
范立欣介紹,在《歸途列車》中有這樣一組鏡頭:張昌華希望女兒繼續讀書,但女兒始終不聽還動了粗口,於是父女倆打架。女兒在和父親的對打中對著鏡頭大喊:“拍吧!拍吧!你們不是要真實嗎?現在你們看到了,這才是真正的我!”
“這場衝突來得很突然。當雙方扭打在一起時,攝像師孫少光正巧站在門口拍攝,把我堵在了外面。很多觀眾告訴我,他們看到這裡很震撼。在歐洲放映時,一個片商看完樣片,第一個反應是告訴我說:他現在要馬上給女兒打電話,因為很久沒回家了。”
張昌華和小他1歲的陳素琴于1989年結婚,次年夏天生下張琴。“女兒一歲多的那年冬天,我南下廣州,和她爸爸一起進製衣廠打工,從此很少回家。4年後兒子出生,姐弟倆是外公外婆帶大的。”
2008年夏天,讀完高一的張琴輟學到外地打工。“這些年她多次回家,但從來都是我們離開她才回來,包括今年春節。前幾天她打電話給她外婆,說是要等春節後才回來。”陳素琴抹著眼淚告訴記者,“現在她不給我們打電話,招呼我們用的是‘你、我、他’。我們甚至不知道她在哪,在幹些什麼。”
在陳素琴的記憶裏,女兒最後一次喊她“媽媽”,是2008年春節從廣州回老家時。“當時放寒假她來廣州,隨後我們一家三口回家過年。在廣州火車站,因為南方冰雪天氣,40萬人擠在車站。擠車時她和八九個女孩突然倒地,幸虧十幾個保安上來圍成一圈把她們拉起來。我衝過去攥住她的手,她喊了一聲媽媽,把我拉得緊緊的。”
外婆唐廷瑞說:“孩子很好的,在外邊打工每個月都要寄幾百一千元回家。就是脾氣太犟了,總是說父母沒關心她。”
今年17歲的張洋已放寒假回家,男孩沉默寡言。言及姐姐,男孩眼眶發紅,說姐姐很關心他,每次回家都要給他買衣服,還請他吃火鍋。
“她來廣安找弟弟,直接去學校門口等,從不給我們打電話,吃火鍋也不叫上我們。”母親陳素琴說。
范立欣說,老張為孩子擺脫父輩的命運勾畫了一條路:希望孩子上大學,到城裏工作。恰恰因為夫婦倆常年在外打工,造成他們與女兒之間的關係非常生疏,雙方的隔閡很深。其實這是現代農民工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他們為了生計不得不做出犧牲。
提前回家,修整灶房迎春節
2011年12月26日,張昌華乘火車從廣州回到老家。“這是我外出打工22年來回家最早的一次。”張昌華說,“灶房只有一層又沒蓋瓦,經常漏雨,我只好提前回來修整一下。”張昌華所說的修整,也要花3萬元。“今年打工收入有3萬元,老婆這幾年在家陪兒子讀書,租房加生活費,每年都在兩萬元出頭。修補房子的錢只有靠往年的積蓄。”
2009年春節,陳素琴回到老家後再沒外出。“兒子當年讀初三,再不能讓他對我們有隔閡了。我回家陪讀,他也很爭氣,考上了廣安的重點中學,應該能考上大學。”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家裏過年的東西也置辦得差不多了。但一想到女兒不回來,我的心總是隱隱作痛。”張昌華說,“這些年在外邊打工,和孩子聚少離多,想來真是對不起他們啊。”
在場幫工的全是張家的鄰居,他們開玩笑說:“你演的那個電影現在全國全世界都在放,你也算得上是國際名人了,今後的日子應該很好過嘛。”張昌華卻滿臉惆悵:“啥子名人喲,別個小范拍的是紀錄片,我們講好了是沒有報酬的。再說了,錢再多又能怎樣嘛,關鍵是一家人要幸福和睦。”
昨日,范立欣介紹,拍片過程他們沒有支付張家人報酬。“雖然他們也的確沒有提要求,但我目前正在想辦法幫助他們。”范立欣說,“最近國內這部片子上映了,我們通過賣海報籌了一些錢,大概有1萬多元,我打算送給張家,資助張洋讀書。”
“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要小范的錢。今後張洋考上大學,我又要去廣州打工,給他掙學費。”陳素琴說,“我這幾年每到暑假都要去廣州,在製衣廠裏做臨時工。現在年紀大了,眼睛不好使,穿針都很吃力,到時只能給張哥打下手,掙一個是一個了。
【中新網 2012/01/17】
Tags:
產業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