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隻年輕信天翁的屍體,散落在北太平洋珊瑚環礁中途島(Midway)的沙灘上,牠們胃中有打火機、玩具士兵及其他小型塑膠製品,信天翁的父母將這些塑膠製品錯當成食物。
香港的澳洲籍電影導演李森(Craig Leeson)表示,這幅悲傷的超現實景象是災禍許多徵兆的其中一個。這場災禍影響全世界海洋、食物鏈及人類社群,是廢棄塑膠的絕地大反攻。
李森告訴法新社:「1950年代後生產的每一塊塑膠,都以某種樣貌和形式留存地球上。」
他說:「我們將塑膠丟入垃圾桶中,垃圾被收走,就不再出現我們眼前。不過,這些塑膠還是會回頭找上我們。」
李森過去一年來,前往薩丁尼亞島及印度洋等地拍攝影片,他打算讓紀錄片藝術與運動結合。
紀錄片暫時命名為「丟掉」(Away,暫譯),將佛格(Ben Fogle)等「探險家」的任務與塑膠散播做連結,展現塑膠垃圾的多樣化影響。生物學家艾坦勃勞(David Attenborough)及英國塑膠洋基金會(Plastic Oceans Foundation)都支持此紀錄片。
紀錄片所欲傳達的訊息是,雖然你可以丟棄塑膠製品,但它們從未真的被「丟掉」。
李森團隊與藍鯨共游,搭乘深海潛艇到地中海深處,並發現印度洋中的塑膠垃圾漩渦。
他們使用魚叉狀工具採集鯨魚的活組織,並在義大利賽埃納(Siena)的實驗室內,解剖科西嘉烏龜屍體。李森表示:「烏龜的屍臭是最難聞的。」他們接下來將探索海獅。
英國塑膠洋基金會援引調查表示,至少有250個物種生物將海中塑膠吃下肚或被纏住。他們更表示,吃下塑膠垃圾是鯨魚離奇餓死「鯨魚瘦小症候群」的主要原因。
我們每年丟棄2億5,000萬噸塑膠,這些塑膠散落各大洋,李森團隊決定以壯觀的方式,將問題紀錄下來。
【大紀元 2012/02/02】
香港的澳洲籍電影導演李森(Craig Leeson)表示,這幅悲傷的超現實景象是災禍許多徵兆的其中一個。這場災禍影響全世界海洋、食物鏈及人類社群,是廢棄塑膠的絕地大反攻。
李森告訴法新社:「1950年代後生產的每一塊塑膠,都以某種樣貌和形式留存地球上。」
他說:「我們將塑膠丟入垃圾桶中,垃圾被收走,就不再出現我們眼前。不過,這些塑膠還是會回頭找上我們。」
李森過去一年來,前往薩丁尼亞島及印度洋等地拍攝影片,他打算讓紀錄片藝術與運動結合。
紀錄片暫時命名為「丟掉」(Away,暫譯),將佛格(Ben Fogle)等「探險家」的任務與塑膠散播做連結,展現塑膠垃圾的多樣化影響。生物學家艾坦勃勞(David Attenborough)及英國塑膠洋基金會(Plastic Oceans Foundation)都支持此紀錄片。
紀錄片所欲傳達的訊息是,雖然你可以丟棄塑膠製品,但它們從未真的被「丟掉」。
李森團隊與藍鯨共游,搭乘深海潛艇到地中海深處,並發現印度洋中的塑膠垃圾漩渦。
他們使用魚叉狀工具採集鯨魚的活組織,並在義大利賽埃納(Siena)的實驗室內,解剖科西嘉烏龜屍體。李森表示:「烏龜的屍臭是最難聞的。」他們接下來將探索海獅。
英國塑膠洋基金會援引調查表示,至少有250個物種生物將海中塑膠吃下肚或被纏住。他們更表示,吃下塑膠垃圾是鯨魚離奇餓死「鯨魚瘦小症候群」的主要原因。
我們每年丟棄2億5,000萬噸塑膠,這些塑膠散落各大洋,李森團隊決定以壯觀的方式,將問題紀錄下來。
【大紀元 2012/02/02】
Tags:
產業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