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9日

「新北市 愛。不藏」主題影展@府中15


「府中15-新北市紀錄片放映院」10/26起週五晚場推出「新北市 愛。不藏」主題影展 
 「新北市 愛。不藏」主題影展網羅十一部新北市電影短片補助作品,集結十一位資深與新銳導演以短片創作形式詮釋他們眼中新北市的獨特風情面貌,主題橫跨愛情、家庭、人生理想、青春情懷等多元面向;包含知名導演張作驥執導的《愛在思念中》,其他如《主桌》、《尋情自由行》、《心碎秘方》、《回家作業》、《慢吞吞小學》、《理髮先生》、《我很好》、《飛阿!卡夫卡》、《熱線1999》、《華麗緣》等精采影片,如果你已經很久沒有停下腳步好好看看這座城市,歡迎你在10/26起每周五晚上,走進「府中15」,品味發生在新北市各個角落大大小小的故事,一同享受那令人悸動的璀璨片刻。

十一月主題影展-【末日曙光】@府中15


新北市紀錄片放映院 十一月主題影展-末日曙光
隨著2012年即將結束,世界末日的預言進入倒數階段!近年全球災難不斷,時局紛擾混亂,人類曾經擁有的美麗家園與持守的信念,開始以驚人的速度崩壞瓦解,然而近似末日的景致卻也逐漸喚起人們對生存意義的關注。

「府中15」十一月以末日曙光】為主題,片單牽引出全球暖化、地震風災、環境污染、政治局勢,乃至道德心靈失序等問題,帶你從多元面向反思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影片包含:《在路上》、《311之後》、《熟男減碳日記》、《自由邊境》、《當龍吞了太陽》、《不能戳的秘密》、《更好的世界》、《最後一次初戀》、《奇蹟》、《一首Punk歌救地球》、《紐約紅尾鵟傳奇》、《金甘蔗影展-前進大林蒲 影片集》等精采好片!

TAVIS.tw「【街角,那群人】微電影大賽」起跑!


編按:工會基於訊息提供的立場,各種與影像相關的活動我們都樂於協助轉貼於這個平台,但我們仍要重申對於此類徵件活動的著作權規範,如:以永久無償方式授權其所屬機關與受權不限時間及不限次數使用,授權內容包括授權利用範圍包含內容重製、公開口述、公開播送、公開上映、公開演出、公開傳輸、公開展示、公開發表與發行...等,工會並不肯定與支持。此為工會尊重創作者並期待打造更好的創作環境之下的原則,並不針對任何特定活動。

你有多久不曾留意每天所經過的街道?在這裡,人們上演著相遇、別離、往返與生活的故事,他和她或他們之間,正可能經歷或錯過的瞬間。

為推廣全民影像創作風氣,文化部影視局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資訊平台(TAVIS.tw)正舉辦「【街角,那群人】微電影徵件大賽」,鼓勵大家拍下屬於個人生活經驗中的「街角」體驗,希望透過每個人的不同視野、角度,紀錄來自台灣各個城市、不曾發現過的巷弄街口,透過影片訴說一個在地的故事,進而交織出屬於台灣社會的生活風貌、發現更多美好而動人的時刻。

2012年10月23日

2012 世界公視大展精選




國際公共電視組織INPUT(International Public TV Screening Conference)30餘年來巡迴全球各城市舉行年會,是舉世矚目的電視界年會,2006年台灣公共電視也曾申辦成功,獲選舉辦此一大型國際際電視交流年會。

2012(今)年「世界公視大展精選」活動將有重大變革,為求區域平衡及滿足中台灣民眾多年來的殷切期盼,讓來自各國公共電視的優質精選作品,與中台灣民眾分享,今年特別規劃把原於高雄舉辦的開幕場移師台中舉行,影展活動將於台中起跑後,緊接著於台北及高雄進行兩地巡迴。

2012年10月16日

【公告】10/17 紀工聚會 截止報名


感謝大家對這場紀工聚會的支持,10月17日 19:00﹣21:00 「紀錄片的剪輯魔法」此場人數已額滿,報名與公告公布時同步截止,感謝大家的支持。

請繼續支持工會的活動,謝謝大家。




2012年10月15日

2012 紀錄片雙年展-大台中紀事4



今年紀錄片雙年展之大臺中紀事的主題為「看不見的臺中」, 由蔡崇隆導演擔任總策劃,邀請國內七位導演拍攝一系列紀錄短片,鎖定「非主流的、非物化的、非枱面的」題材與人物,影片主題從土地、建築與生活空間,到歷史和家的記憶,希望呈現出臺中多元的一面。

各影片詳細介紹請上紀錄片雙年展官方網站




2012年10月8日

10/13《文化干擾》Culture Jam @新生一號出口


新生一號出口  1013日(六)
《文化干擾》Culture Jam
郭力昕(文化評論者)映後座談!

「惡搞」可以很正經,有意義,是亂來的革命,也是革命地亂來!文化干擾是一項輕鬆有趣的公民行動,人們在大財團的廣告看板劃上幾筆,就成了別有洞天,意有 所指的幽默圖畫。

10/12《睜開左眼》@新生一號出口


新生一號出口  1012日(五)
《睜開左眼》,李惠仁映後座談!

「你可以墮落,但要記得你是墮落的,而不是沾沾自喜的。」一位資深新聞攝影記者這麼說。

一位在媒體工作十五年的攝影記者突然選擇辭職,拿起攝影機拍攝他的同行。

10/11《那一天,我丟了飯碗》@新生一號出口


新生一號出口  1011日(四)
《那一天,我丟了飯碗》
廖德明(本片導演)映後座談!

2001年六月某日中國時報高雄及台中兩個編輯部的一百多名員工,到了辦公室上班,卻發現沒有工作可做,年前報社負責人才信誓旦旦保證「在位一天,絕不裁 員」,此時員工才知受騙上當。失業的白領階級開始組織自救會爭取權益。身為當事人之一,導演用攝影機記錄了整個過程。兩年後再見昔日「戰友」,大家對工 作、抗爭、社會都有了更深的體會。

2012年10月7日

十月【男兒當自強?】@ 府中15-新北市紀錄片放映院


十月「府中15」尋找電影中具啟發性與突破性的男性形象,以「男兒當自強?」為主題,試著在功成名就、愛權力、具理性、要堅強等傳統應許之男子氣概外,搜羅電影中各種對男性生命狀態的包容與理解。

放映影片包含:《當家花旦》、《多桑的待辦事項》、《無偶之家,往事之城》、《男人四十真水》、《重金屬叔要成名》、《唬爛三小》、《昭和感官物語》、《騎單車的男孩》、《白兔玩偶》等精采好片!

2012年10月5日

第五屆攝區二三事-初審入圍名單出爐囉!


鏘!本屆攝區二三事-入圍決審名單,終於出來啦!(使力)
今年的長片組競爭激烈,評審們還破格增選入圍件數至二十件作品~
短片組更是經過一番激戰,讓評審們難以取捨,選出十五件優秀短片。
現在就為您熱騰騰的端上桌,詳情如下:

《景框之外》推薦序/蔡崇隆

真實之外/蔡崇隆(紀錄片導演、紀錄片工會理事)

  最近參與一部歷史紀錄片的製作,主題是台灣中部一個政治世家的三百年滄桑。研究人員與編導花了近一年的時間考察歷史文獻與家族書信,再以戲劇重演的方式再現先人面對時代考驗的反應與抉擇。

  好不容易全片在暑假開拍,劇組以電影規格在古老宅邸揮汗拍攝,演員們則賣力地詮釋歷史人物的喜怒哀樂。穿梭片場,我不禁私下揣想,耗費這麼多人力物力的目的是什麼? 不就是為了追求真實嗎? 但只要考證出了差錯,美術攝影做不到位,表演者的火候不夠,一切的努力就可能付諸流水,或許它仍可被視為一部有質感的劇情片,但與追求真實為目的的紀錄片就沒有太大關係了。

《景框之外》推薦序/聞天祥


問答之外 /聞天祥(資深影評人)

  當台灣電影被視為成功復興,劇情片票房動輒以千萬、上億計算的時候。我們卻發現從2010 2012 連續三屆台北電影獎的首獎,都被紀錄片抱走;2011 年韓國導演李滄東(《密陽》、《生命之詩》)大陸演員黃渤(2009 金馬影帝)來台擔任金馬獎評審,也透露最讓他們感動和意外的其實是紀錄片。顯然台灣紀錄片的能力與潛力,依然不能小覷。

2012年10月4日

10/13 紀工聚會-拍紀錄片,需要哪種攝影師 ?

拍紀錄片,需要哪種攝影師 ?

時間:10月13日(六)19:00 - 21:00
地點:台灣南方影像學會   
             台南市東區勝利路85號2樓 會議廳


法國一位自然主義作家左拉(Zola)曾說:「你沒有辦法聲稱自己真的看過什麼東西,除非你已經把它拍攝下來。」除了記錄現實,紀錄片的寫實理念更須注入觀者的論述,不對事實投降,「一種真正的"思考的攝影"。」-Max Ernst

在生活或社會形式的時間流動過程裡,拍攝者以一種不干擾被攝者、不試圖改變歷史的軌跡,及時收集和捕捉「運動」中的影像,讓一切畫面與聲音保持它們原有的樣貌。紀錄片所拍攝下的世界和真實世界的關係,如何在客觀的準確性與拍攝者的觀點之間取得平衡?

10/17 紀工聚會-紀錄片的剪輯魔法


「紀錄片的剪輯魔法」

時間:1017 19:00 – 21:00
地點:超越基金會
   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16010
       (捷運松江南京站 伊通公園出口)

     剪輯與紀錄片的相互關係,就像Thurston Moore 將影像化為聲音、噪音的實驗化成不朽的經典;就像九O年代若沒有Grounge,搖滾樂不會有如此斐然的活力。而紀錄片若沒有了剪接,好比遊移的異鄉人,迷失了靈魂,遺失了歸屬感。

     一段影片、一個鏡頭或一個場面,運用剪接手法彌補現場拍攝素材的不足,調整或改變原有的敍事結構;同時重審畫面中的聲音,將影像與聲音化成 X Y 的二維座標一一對應,透過剪接的再創作,將一部影片的曲面注入了多元化的視角、時空的轉換或還原、影像和聲音的節奏掌控等。

「工研院半導體及個人電腦技術成果」紀錄片拍攝製作

工研院40週年院慶專案-「工研院半導體及個人電腦技術成果」紀錄片拍攝製作 

此專案已上網公告,詳細內容請參見:
https://vendor.itri.org.tw/broad_detail.aspx?no=1209B026

 [領標及投標期限] 即日起至101年10月18日17時00分

2012年10月2日

【公告】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時間表


茲公告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舉行之時間與地點如下:

大會時間:101113(星期六)下午2:00~5:00
大會地點:超越基金會(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16010)

工會會員可出席旁聽參與大會所有流程,會員若需向工會提案或發表想法與建議,可於大會的臨時動議委託會員代表提議。
  欲參加大會之會員請提前以e-mail或來電通知工會,以便秘書處統計大會與會人數。

2012年10月1日

社會公義獎入圍影片 10/4-10/13@新竹市文化局影像博物館


社會公義獎入圍影片將於10/4-10/13新竹市文化局影像博物館放映        社會公義獎為台北電影節會外賽,以不同主流美學的評選標準,於2012台北電影獎的競賽影片中評選出9部入圍影片。本屆入圍的影片類型十分多元,包括談論候鳥生態、不孕、沿海地層下陷、農村青年失業、外籍配偶等社會議題的劇情長片《候鳥來的季節》,及劇情短片《保存期限》、《阿霞的掛鐘》、《小金球》,分別處理大賣場勞動、都市更新、沒落礦區議題;紀錄片有 4部入圍,努力揭開禽流感真相的《不能戳的秘密》、深入國光石化預定地芳苑蚵農的《退潮》、追蹤外籍看護工13年的《麵包情人》、以及描述關注底層人民的畫家劉小東的《金城小子》;入圍的動畫片《馬拉自在》則生動地呈現了離鄉工作的原住民如何受到壓迫。得獎影片有兩部,分別為紀錄長片《不能戳的秘密》以及劇情短片《保存期限》,放映場次如下表,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前往觀賞。

【女性影展官方新聞】寶島女力鋼管舞動多元風貌,女性影展刺青藝術大放異彩!


即將於1012日開跑的第十九屆女性影展百無禁忌,國片女導演挑戰感官視野,拍攝議題多元豐富。

前日(9/26)於女影特映會上獲得觀眾喜愛的紀錄片《墨魂》記錄刺青工作者的故事,
片中唯一的女刺青師-高嘉華在陽剛味十足的刺青世界裡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現場觀眾以「這是展現愛台灣的最佳電影」來形容本片,肯定導演陳惠美透過刺青藝術彰顯台灣文化的正面意義。
另一部極具話題性的紀錄片《叫我女王》刻劃鋼管秀表演者嘟嘟的家庭生活,
面對職業污名與家中經濟負擔,看嘟嘟如何迎向挑戰,蛻變成一位文舞雙全的「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