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2014 電影產業、技術與教育研討會

台藝大將於12月11、12日在本校舉行「電影產業、技術與教育研討會」,特地邀請美、日、韓、中等國際知名學者專家齊聚發表專題。其中,日本《七夜怪談》、《咒怨》的製作人一瀨隆重也將來台參與論壇,本次研討會陣容盛大、卡司堅強,實為電影學術界不能錯過的年度盛事。活動完全免費,並對外開放,歡迎各界踴躍參加。

● 研討會內容規劃
    電影的製作方式不斷更新和數位化,以及製作規格越見容易化的同時,在傳統戲院的供應鏈之外,電影產業拓展出以往的出租光碟、更可由網際網路滲透到世界各地的終端用戶。這除了是電影產業鏈中的變革之外,電影中的主要特點-情感傳遞這一項核心任務,一方面持被續放大深化;一方面也再尋找更為創新的模式,試圖翻攪這一股近110年來的題材探尋以及影音表現核心,企圖激盪出更為深刻的情感題材和情感表現,以及影音的融合樣式。這樣的結構,必須從整體的產業現狀和走勢、製作技術驅使和電影教育共同嚴肅面對。
    另外,面對國產電影大勢興起中國和韓國,則開闢有中國電影創作和產業的走向之研究發表、和電影浪潮不斷推陳出新的韓國,從電影的創作與材之革命改變,從軌跡和內部動力的專題加以分析。另外,國際上國產電影票房依舊足以自給自足的日本國內之國際合拍,依然方興未艾,更是我們不得不繼續深入研究的領域。在此當中,面對中國的廣大的市場和電影人才需求,中國大陸的電影教育和產業關係的理解,開闢了一場大陸北京、上海與南京等幾所電影教育重鎮的專題論壇,也精采可期。
    因此本研討會擬邀約之對象,由領導日本自類比HD轉型到數位電影製作的核心人物,和參與本項開發的影片作者、資深的攝影指導、資深電影創作之導演、攝影師和剪接師等人士,以及電影研究學者、和美國和亞洲的中國、韓國、台灣與日本等、影視教育研究單位的學術主管等,針對不同主題進行各自領域的表述與對話,期盼本次研討會期望在創意面向舉世受矚目的同時,國內相關產、學界也可藉此和全球的脈動同步,以求在更為關注和理解電影產業、精實化電影創作和教育,以求技術面向上的提升與精進。
        本次活動規畫有數場專題講座、專題發表與論壇,並顧及南北的均衡展,分別於台北與高雄舉辦。相關活動、議程場次規劃與報名如下網址:http://www.ntua.edu.tw/msgn/news/news_f1.aspx?NUM=E11020141127060

2014年11月6日

2014社會公義獎11/9活動@府中15 (放映+頒獎典禮+講堂)

「社會公義獎」為全國自主勞工聯盟等團體為推動電影產業與社會參與間的聯繫,以台北電影節「會外賽」形式所舉辦,今年為第四屆。本獎從台北電影獎之入圍影片,遴選最具社會公義精神之作,並在全臺各地放映推廣以促進多元觀點的對話,用影像進行正義的思辨之旅。

為呼應獎項精神,主視覺設計以「海鷗」象徵自由和平、不屈不撓、搏風擊浪之精神,與「膠卷海浪」這兩種主題元素作結合,來體現「社會公義獎」希冀在主流電影市場大潮中,為影像手法注入逆向思維的選拔精神,並以外方框造型展現海鷗試圖突破主流電影思考框架的積極寓意。

★ 得獎影片播映時間:11/9(日)13:30《不能戳的秘密2:國家機器 》、15:30《刪海經》
★ 社會公義獎頒獎典禮:11/9(日)17:10

府中講堂|紀錄片製作、社會行動與社會公義
時間:11/9(日) 17:50
主持:李道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主任)
講者:李惠仁(《不能戳的祕密II:國家機器》導演)、洪淳修(《刪海經》導演)
約翰‧葛里遜對「紀錄片」下了一個定義:「紀錄片乃是對真實的創造性處理」。觀眾可以藉著觀賞紀錄片,去認識他們所不了解的世界;那麼紀錄片導演又如何形成問題意識、用怎樣的美學表現、敘述鋪陳,對攝影機拍下的真實做創造性的處理,最後如何以紀錄片形式展開社會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