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9日

第九屆「攝區二三事」紀錄片徵件競賽 得獎結果揭曉!

第九屆「攝區二三事」紀錄片徵件競賽於本日(29)舉行頒獎典禮,本屆投件總數近百,經過一個月初選,評選出20部入圍名單,本屆評審由紀錄片導演李惠仁擔任評審團主席,並邀集崔愫欣、詹京霖與周文欽導演、地方人文工作者吳音寧與楊志彬老師,透過影像與地方的雙向專業觀點進行評選,本日亦特別邀請創作觸動無數人心的紀錄片導演楊力州頒發社區關懷獎,並與首獎導演進行映後對談,分享不同世代間的創作觀點與經驗。

   「攝區二三事」紀錄片徵件競賽,以「社區」作為徵件主題,持續九年未曾間斷,已累積近千部投件作品,期望藉影像深厚擁抱社群。以豐富的議題織構、多元的表現形式與敘事觀點,使臺灣真實即景立體現前。並於本日公佈最後得獎名單。

   本屆首獎由《沒有五輕的日子》奪得,內容以綠色小組影像回顧了高雄後勁反五輕運動,以及記錄當前煉油廠關廠跳票抗爭事件。評審表示:「必須透過回溯,歷史才得以重新現身;可惜,臺灣島嶼的歷史感薄弱,島民們易於一個爆點(一則新聞)遺忘過一個爆點(僅是過去的新聞)。好在仍有「綠色小組」拍攝的影像,讓此片能夠巧妙的交織運用,帶出近三十年來,後勁反五輕運動中,幾個參與者,在歷史洪流裡動人的生命經驗,並且精準的抓住其人格特質,非常值得讚許與肯定。」

    本屆新增之「社區關懷獎」,旨在鼓勵最能彰顯社區關懷精神之作品,由描述種植水蜜桃的泰雅家庭故事的《桃出一片天》獲得,評審表示:「第一幕就令人印象深刻。鏡頭細膩,將泰雅族小女孩胡蝶成長中的情緒變化、與家人老師同學的互動、以及突遭父喪後的害怕等等,拍攝得十分動人。」,此外,其他得獎作品亦十分精彩,包括記錄跨性別者與女同性戀伴侶婚後日常的《筑位》;討論工業影響淡水河變遷的《離岸》;以藝大學生塗改校碑事件為起點,逐步討論大學於資本化趨勢之下所衍生種種問題的《當大學變成公園》,此三部作品獲得優選殊榮。創新精神獎則由《世外桃源》奪得,是為描述城市中種竹維生、與世隔絕的一家人,被迫面臨拆遷的故事。佳作共有五部作品,包括透過社區復耕的種植記錄觀看臺灣農業汙染問題的《農地重金屬樂章》;描述達悟拼板舟文化保存相關的《二姨丈的TATALA》;記錄傳統市場搬遷並表現了在地市場文化特色的《遷移啟事》;關於眷村家族情感與生命經驗的作品的《餘燼之後》;描述長期在桃園生活發展的外籍穆斯林《Salaam》。每部得獎作品均顯現導演對在地社區的深切關懷。
  
頒獎典禮中,除了頒發11項大獎,並以茶會形式,提供與會導演與評審們相互交流的時間,藉由作品的交流討論,激盪出更多豐富想法,並成為未來創作的重要養分,持續透過影像紀錄動人的社區故事。為了提升這些精采的作品的能見度,除將舉辦巡迴影展至臺灣各地放映,亦將於「攝區二三事」官網策畫第九屆得獎作品線上影展,透過實際走入地方,以及網路的傳播便利,將作品能量深入臺灣各個角落,充分發揮影像影響力。巡迴影展與線上影展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攝區二三事」官網(http://www.clicktaiwan.com.tw/documentary)、紀錄片工會部落格(http://docunion.blogspot.tw/),以及「攝區二三事」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oc234),若有任何問題亦歡迎與「攝區二三事」徵件小組聯繫,電話 02-2557-1191、電郵event.docunion@gmail.com
 




第九屆「攝區二三事」紀錄片徵件競賽得獎名單

獎項
   得獎作品/導演
首獎
  《沒有五輕的日子》神農工作室
社區關懷獎
  《桃出一片天》張舒程

  《筑位》郭昕盈
優選
  《離岸》林家安

  《當大學變成公園》鄭治明
創新精神獎
  《世外桃源》杜政庭、雷佳瑄

佳作



  《遷移啟事》林煥文
  《農地重金屬樂章》陸孝文
  《餘燼之後》周邦闓
  Salaam》郭盈慈
  《二姨丈的TATALA》江薇玲Sipnadan

2016年10月7日

【國藝會】紀錄片導演國際發展專案─『國際專業人士合作計畫』11/1~11/15開放申請

為協助紀錄片導演提升國際視野,豐厚創作能量,國藝會「紀錄片導演國際發展專案-國際專業人士合作計畫」鼓勵國內紀錄片工作者與國際紀錄片專業人士合作,促進技術經驗交流,並藉由跨文化合作開創新的創作視角。「國際專業人士合作計畫」補助經費包括邀請國際專業人士之顧問費、工作費、機票費等,每案至多補助50萬元,至多補助3名。

收件日期為11/01(二)至11/15(二),請檢附申請書、企劃書、專業人士參與意向書、拍攝計畫樣片及過去作品一份。收件截止日期以中華郵政郵戳為憑,親送或以其它方式遞送者,請於收件截止日下午5時前送達國藝會。


「國際專業人士合作計畫」詳細辦法請國藝會網站/補助廣場/補助辦法與表格/專案補助/「紀錄片導演國際發展專案」下載。 


收件資訊如下
FB: goo.gl/Wvf5NH

洽詢電話:(02)27541122分機210 施小姐


2016年10月4日

第九屆「攝區二三事」紀錄片徵件競賽,入圍名單出爐!

     第九屆「攝區二三事」紀錄片徵件競賽,於八月底結束徵件,投件總數近百件,歷經一個月初選後,入圍名單出爐,20部入圍作品以豐富的議題織構、多元的表現形式與敘事觀點,使台灣真實即景立體現前。本屆評審由李惠仁導演擔任評審團主席,除邀集台灣重要的影像工作者──崔愫欣、詹京霖與周文欽等導演的參與外,亦包括深耕地方的文史工作者吳音寧與楊志彬老師,透過影像與地方雙向的專業觀點,評選出20部入圍作品,並將於10月29日頒獎典禮中,公佈本屆得獎名單。

本屆入圍名單展現多元題材特色
    「攝區二三事」已持續舉辦至第九年,累積數百件紀錄片作品,多元豐富的題材表現特色,亦於本屆入圍作品之中完整展現。環境議題上,以殊異的角度與各具特色的美學形式,多樣地梳理台灣工業與汙染問題,包括討論工業影響淡水河變遷的《離岸》,《沒有五輕的日子》紀錄高雄煉油廠關廠事件及抗爭者的後續人生,《大人的實驗課》以實驗影像獨特地表現空汙問題,《壞掉一遍》則透過破碎影像呈顯環境與巨型工業文明的毀滅。除了工業發展影響環境外,在全球化過程中,在地傳統農業亦遭受打擊,在《農地重金屬樂章》中即透過社區復耕的種植記錄觀看台灣農業汙染問題,而《地球有限公司》與《漁生》則分別講述即將面臨失傳危機的農技與漁法的職人故事。環境與人的關係密不可分,於是在《原來我們不核》中不僅談論環境,亦觸及原住民族的權益問題,在原民相關議題上,尚有描述種植水蜜桃的泰雅家庭故事的《桃出一片天》,以及與達悟拼板舟文化保存相關的《姨丈的TATALA》,而同樣聚焦於文化傳承上的《足有名布袋戲》,則記錄了傳統布袋戲文化的生存困境與延續。
    隨著都市計劃於城市中行進更迭,拆遷事件隨之叢生,《世外桃源》描述城市中種竹維生、與世隔絕的一家人,現今被迫面臨拆遷,《遷移啟事》則記錄傳統市場搬遷並表現了在地市場文化特色。而在當前教育現場,《當大學變成公園》以藝大學生塗改校碑事件為起點,逐步討論大學於資本化的趨勢之下所衍生之問題,又於《足夢邊境》中,一群看似被世界放逐邊境的師生,竟造就台灣第一支花式足球團體。家庭題材上,《餘燼之後》為關於眷村家族情感與生命經驗的作品,除了傳統家庭外,多元成家亦逐漸成為關注焦點,記錄跨性別者與女同性戀伴侶婚後日常的《筑位》,企圖扭轉奇觀為瑣碎平凡。此外,亦有許多特色人物與族群的描繪,諸如《藝術,沒有家》記錄了一位流浪的街頭畫家故事,《Salaam》描述長期在桃園生活並發展的外籍穆斯林,《島嶼》則挖掘了澎湖交通不便的三級離島裡,島民的實際生活景況。

10月29日頒獎典禮 揭曉得獎名單
    本屆得獎名單預計於10月29日(六)頒獎典禮中公佈,除了引以期盼的首獎作品即將出爐外,屆時由特別嘉賓頒發最能彰顯社區精神的「社區關懷獎」,得獎名單敬請持續關注「攝區二三事」官網(http://www.clicktaiwan.com.tw/documentary)、紀錄片工會部落格(http://docunion.blogspot.tw/),以及「攝區二三事」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oc234),若有任何問題亦歡迎與「攝區二三事」徵件小組聯繫,電話 02-2557-1191、電郵event.docunion@gmail.com

第九屆「攝區二三事」紀錄片徵件競賽入圍名單
(共20部,本表列依投件先後排序)



No
入圍作品
申請人
1
筑位
導演:郭昕盈
2
原來我們不核
導演:撒舒優 (曾連豪)
3
餘燼之後
導演:周邦闓
4
世外桃源
導演:杜政庭
5
沒有五輕的日子
製片:王教安
6
大人的實驗課
導演:吳端盛
7
壞掉一遍
導演:鄭宇捷
8
足有名布袋戲
導演:蔡宜芬
9
藝術,沒有家
製片:謝奕柔
10
Salaam
導演:郭盈慈
11
二姨丈的TATALA
導演:江薇玲(Sipnadan
12
離岸
導演:林家安
13
農地重金屬樂章
製片:沈華葦
14
遷移啟事
導演:林煥文
15
桃出一片天
導演:張舒程
16
島嶼
導演:陳國傑
17
地球有限公司
導演:楊正欣
18
漁生
導演:田伍峰
19
足夢邊境
導演:何婷婷
20
當大學變成公園
導演:鄭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