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紀工聚會 - 產業與場景單元】
▶︎ 當事人說出了#metoo的後,身邊的人該如何回應? ◀︎
日期:2025/8/17(六) 1400-1700
地點: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
講者:紀工會-賀照緹、旅行性創傷復原中心-徐孟汎、滅蜈蚣行動組
主持:陳育青
▶︎滅蜈蚣行動組
由一群曾經歷性騷擾創傷的夥伴所組成,致力於透過書寫、藝術創作與公開活動,轉化受傷經驗,為自己與社會發聲。我們相信「說出來就是力量」,未來將以小誌(Zine)為媒介,結合文字與版畫創作,傳達被行為人的真實感受,並促進社會對性騷擾議題的理解與對話。
我們的行動將包含舉辦版畫培力工作坊、編纂獨立小誌《滅蜈蚣》、舉辦公開發表會,讓更多人看見性騷擾經驗的多樣性與複雜性。期待與社會各界共同建立一個更具性別意識與安全支持的社會網絡。蜈蚣原先是指稱行為人,現在則代表經歷性騷擾的各種幽微不舒服感受,我們一起滅蜈蚣,讓創傷轉化為改變的力量。
事件始末請參考公開過的文本:
https://www.notion.so/441e4add569a4e1fb95fd90b427c5972?pvs=4
如何接住?怎樣陪伴?#metoo浪潮中,關於社群義務的反思與實例分享
▶︎ #metoo以後,可以怎麼? ◀︎▶︎ 當事人說出了#metoo的後,身邊的人該如何回應? ◀︎
日期:2025/8/17(六) 1400-1700
地點: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
講者:紀工會-賀照緹、旅行性創傷復原中心-徐孟汎、滅蜈蚣行動組
主持:陳育青
這一場要討論的是在面對#metoo時,在袖手旁觀與義正辭嚴以外對「介入」的想像。我們觀察到,目前社群中對#metoo的討論多聚焦在法律保障,卻未廣泛討論到社群的責任,包括如何建立出安全的空間、相互支持的做法、正確的陪伴及輔導意識,及轉型正義的可能性;因此未能討論#metoo後續中,人際撕裂和內心傷害可以被逐步彌補、補原。
在這一場,我們帶來了三個角度,提供法理以外的性平想像。影視從業人員賀照緹,來分享如何使用工會作為社群單位,介入性騷擾事件,對當事人提供協助,並思考如何在保護和充權之間取得平衡。另外,我們也請來了諮商師跟我們分享受害者可能出現的心理劇場。譬如,為何當事人會反覆?除了父權文化以外為何當事人會自我檢討?慫恿提告或何義正辭嚴爲何可能會帶來傷害?這可以讓我們對「如何支持」更有概念,讓我們作爲#metoo當事人的朋友和社群,知道可以如何應對、回覆、接住。最後我們也請來了一個用集體創作版畫來延續#metoo討論的自發社群,說說他們是如何自我組織、發起行動,並且以版畫工作坊進行自我覺察與療癒。每一個#metoo,都有受害者和加害者以外的「第三方」,是時候探討第三方的責任、實踐與侷限。
在這一場,我們帶來了三個角度,提供法理以外的性平想像。影視從業人員賀照緹,來分享如何使用工會作為社群單位,介入性騷擾事件,對當事人提供協助,並思考如何在保護和充權之間取得平衡。另外,我們也請來了諮商師跟我們分享受害者可能出現的心理劇場。譬如,為何當事人會反覆?除了父權文化以外為何當事人會自我檢討?慫恿提告或何義正辭嚴爲何可能會帶來傷害?這可以讓我們對「如何支持」更有概念,讓我們作爲#metoo當事人的朋友和社群,知道可以如何應對、回覆、接住。最後我們也請來了一個用集體創作版畫來延續#metoo討論的自發社群,說說他們是如何自我組織、發起行動,並且以版畫工作坊進行自我覺察與療癒。每一個#metoo,都有受害者和加害者以外的「第三方」,是時候探討第三方的責任、實踐與侷限。
此乃免費活動,名額先到先得。
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go/20250817doc
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go/20250817doc
▶︎賀照緹
賀照緹(HO Chao-ti)是紀錄片製片人及導演,多年來以邊緣的非主流議題為紀錄對象。作品曾在歐、美、亞洲國際影展獲獎無數。她的影像語彙豐富多元,直指人心,兼具溫柔與鋒利的特質。因為作品中優異的藝術表現,獲得紐約當代美術館(MoMA)邀約展出。近年製作國際性議題的紀錄片,成績斐然。目前擔任台北電影節諮詢委員,曾任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理事及監事、台灣國家電影中心董事、台灣女性影像學會理事、以及CNEX基金會台灣辦公室製片統籌。創作之餘亦投入對新生代導演的培訓工作。
賀照緹(HO Chao-ti)是紀錄片製片人及導演,多年來以邊緣的非主流議題為紀錄對象。作品曾在歐、美、亞洲國際影展獲獎無數。她的影像語彙豐富多元,直指人心,兼具溫柔與鋒利的特質。因為作品中優異的藝術表現,獲得紐約當代美術館(MoMA)邀約展出。近年製作國際性議題的紀錄片,成績斐然。目前擔任台北電影節諮詢委員,曾任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理事及監事、台灣國家電影中心董事、台灣女性影像學會理事、以及CNEX基金會台灣辦公室製片統籌。創作之餘亦投入對新生代導演的培訓工作。
▶︎徐孟汎
旅行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在創傷處遇的工作將邁入第七年,在不同狀態的個案面前,都能展現出溫柔且堅定的回應,是在旅行心理治療室中令個案安心的存在。
旅行心理治療所為高雄著力於創傷處遇工作的專業團隊,並於民國111年,第一年承接衛福部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性創傷復原方案,成立旅行性創傷復原中心,至今為第三年執行該計畫,已協助近1200人次。
面臨性創傷的當事人,通常在第一時間很難馬上揭露出來,在好不容易啟齒後,通常在生活中卻掀起驚濤駭浪,不一定可以被接納理解,亦或需要噤聲…
然而不管是否有外來資源介入協助,在經歷一連串問題解決的歷程後,當事人早已身心俱疲、傷痕累累…未必還有心力再回想、整理性創傷經驗所留下的痕跡,然而這些傷痕總是會隱隱作痛,甚至影響生活上的某些決定,再次造成個人生活的適應困難。
我們希望協助在早年面臨性創傷,但尚未完全走過創痛的倖存者,在性創傷復原中心有機會被聆聽、整理那些紊亂的經驗,儘管不容易,但慢慢地可以長出自己的力量,踏上復原之路。
旅行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在創傷處遇的工作將邁入第七年,在不同狀態的個案面前,都能展現出溫柔且堅定的回應,是在旅行心理治療室中令個案安心的存在。
旅行心理治療所為高雄著力於創傷處遇工作的專業團隊,並於民國111年,第一年承接衛福部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性創傷復原方案,成立旅行性創傷復原中心,至今為第三年執行該計畫,已協助近1200人次。
面臨性創傷的當事人,通常在第一時間很難馬上揭露出來,在好不容易啟齒後,通常在生活中卻掀起驚濤駭浪,不一定可以被接納理解,亦或需要噤聲…
然而不管是否有外來資源介入協助,在經歷一連串問題解決的歷程後,當事人早已身心俱疲、傷痕累累…未必還有心力再回想、整理性創傷經驗所留下的痕跡,然而這些傷痕總是會隱隱作痛,甚至影響生活上的某些決定,再次造成個人生活的適應困難。
我們希望協助在早年面臨性創傷,但尚未完全走過創痛的倖存者,在性創傷復原中心有機會被聆聽、整理那些紊亂的經驗,儘管不容易,但慢慢地可以長出自己的力量,踏上復原之路。
▶︎滅蜈蚣行動組
由一群曾經歷性騷擾創傷的夥伴所組成,致力於透過書寫、藝術創作與公開活動,轉化受傷經驗,為自己與社會發聲。我們相信「說出來就是力量」,未來將以小誌(Zine)為媒介,結合文字與版畫創作,傳達被行為人的真實感受,並促進社會對性騷擾議題的理解與對話。
我們的行動將包含舉辦版畫培力工作坊、編纂獨立小誌《滅蜈蚣》、舉辦公開發表會,讓更多人看見性騷擾經驗的多樣性與複雜性。期待與社會各界共同建立一個更具性別意識與安全支持的社會網絡。蜈蚣原先是指稱行為人,現在則代表經歷性騷擾的各種幽微不舒服感受,我們一起滅蜈蚣,讓創傷轉化為改變的力量。
事件始末請參考公開過的文本:
https://www.notion.so/441e4add569a4e1fb95fd90b427c5972?pvs=4
▶︎陳育青
於法國南特 CINECREATIS 電影學院研修電影製作。主要關懷和創作方向為人權、人的處境、環境問題,希望以美學、文字、影像與各種媒材來實踐理想,現為自由影像工作者。作品《公民不服從》記錄 2008 年「紅色戒嚴」,獲第九屆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臺灣競賽」首獎;近作《祝我好好孕》以女性迎接生命的艱難歷程為題,該片榮獲女性影展銀獎、香港華語紀錄片電影節最佳短片金獎。
於法國南特 CINECREATIS 電影學院研修電影製作。主要關懷和創作方向為人權、人的處境、環境問題,希望以美學、文字、影像與各種媒材來實踐理想,現為自由影像工作者。作品《公民不服從》記錄 2008 年「紅色戒嚴」,獲第九屆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臺灣競賽」首獎;近作《祝我好好孕》以女性迎接生命的艱難歷程為題,該片榮獲女性影展銀獎、香港華語紀錄片電影節最佳短片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