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擁有自己所需的一切,有棟房子,還把兩個小孩拉拔長大。不過,所有的財產,我都不要了。」1996年,50幾歲的德國女人史威默(Heidemarie Schwermer)拋棄家當跟房子,只留下裝滿衣服的皮箱,在各國城市中旅行了14年,過著以物易物、交換資源、簡單、沒有金錢的生活。《Living Without Money》17日獨家在海邊的卡夫卡放映。
「我現在在某個地方,有房子、客廳可以給人家住,如果你要來,也許我可以接待你,可透過郵件聯絡是否可行。」沙發客(Couch surfing)網站是一個基於「分享」概念的旅遊網站,基於不花錢,分享價值。有一天沙發客網站的某一社群發了一封信,上面寫著「基於理念的相同,有分享精神的各位,敬邀願意幫我辦這場《Living Without Money》試映,或者翻譯成各國語言,讓更多人看到」吳宗璘一收到這封信,馬上自告奮勇地接下翻譯,陸續也有其他國家義工認同理念,熱誠地幫忙翻譯。台灣籌辦的放映活動,有許多人義務幫忙,也有朋友免費幫忙製作、列印DM。
曾是影像工作者,也當過記者、翻譯過電影書的吳宗璘認為,這部片的宗旨是藉由徹底實踐不花錢的人物,來傳達出資本主義之外的價值,包括分享,及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跟自然互相剝削、餵養的關係,從中找出讓心靈平靜和快樂的方法。
拋卻物質 心靈更自在
影片主角史威默現在已經70多歲,她的書曾得過義大利的文學獎。她曾當過心理治療師、老師,給予很多人超乎金錢的價值。經過多次掙扎後,她決定要用簡單的生活方式,做一個實驗,挑戰資本主義。史威默很喜歡旅行,但旅行這件事不是靠別人給予就能執行,所以近幾年,她留一些退休金來作為旅費。
吳宗璘說,史威默的行動、講話、神采一點也不像70歲的老人,她意志十分堅定,所以已經渡過了14 年的旅行生活。她在傳達理念的過程中,也樂於給予物質與精神。
導演哈佛森(Line Halvorsen)曾待過電視跟廣告圈,也拍了很多紀錄片,包括政治犯、巴勒斯坦議題,也曾在巴勒斯坦蹲點2、3年,並且學習阿拉伯文。吳宗璘說,拍紀錄片是她觸達人群的一種方式,她的巴勒斯坦片子曾拿到美國的猶太社區放映。她喜歡製造衝突,看到不同觀眾的反映,得到不同的想法,產生新的概念,這是她的特點之一。
哈佛森出生在富裕的國家挪威,坐享資源,看到世界上很多人只為了爭一口飯,她感到不安。她將寄放在朋友家的身外之物送人,覺得非常輕鬆,所以她對史威默具有認同感。吳宗璘說,拋卻物質的一切,反而可以讓心靈更自在,也就是資本主義之外,關於心靈的滿足感。
撿拾人生價值
正如法國紀錄片《艾格妮撿風景》、米勒的名畫《拾穗》,史威默也學習如何撿拾他人剩餘之物。受到影片啟發,吳宗璘也參與實地撿菜的經驗,知道自己平常怎麼在糟蹋食物,也看到很多生產過剩的問題。吳宗璘說,不漂亮、顏色不均勻的常被丟掉,但這些食材都是營養,是努力壓榨、剝削土地所種出來的東西,這是大自然所給予的。人的物質有限,不該用粗暴的方式對待,例如店家不等草莓快壞掉時丟掉,只為了美觀維持價錢。
旅行跟觀光不同,吳宗璘認為,大多數台灣人把出國當作觀光,吃好、住好,當作對平常物質與心靈不滿的需求;但對一個追求成長的人,會在不同環境、脈絡,跟不同人接觸下,找到生命的能量,這是旅行的意義。正如史威默必須經常更換不同的住所,安之若素、參透一切,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吳宗璘表示,這部片是比較極端的,把一切都推到極致,幾乎放棄了所有,這種方式會變成討論的話題,她自己就是很好的行銷目標點,刻意帶給人刺激,去衝撞其他價值,發散出很多的可能,例如舉辦環保party,大家用不要錢的食材來做菜,以物易物,達成人跟環境的平衡關係。
導演哈佛森呈現出史威默某一部分的脆弱,吳宗璘非常欣賞她的處理手法。吳宗璘說,紀錄片不需要神格化、美化一個人,導演不是呈現史威默個人的弱點,而是她不足的地方,因為對抗資本主義體制有多麼地不容易。史威默在支持與鼓勵下,一直實行下去,面對別人的質疑,會緊張、不安、沮喪,可以想見要去撼動大家的價值觀,做稍微的改變,這件事有多麼困難。
很多個體戶是用簡單的方式生活,吳宗璘說,人繁衍、傳遞彼此,不是在於剝削,人跟人之間有比錢更重要的價值,正如影片引用約翰藍儂(John Lennon)《Imagine》歌詞「Imagine no possessions I wonder if you can」(想像人都沒有私慾,我希望你也可以)。
《Living Without Money》主要是在歐洲放映,亞洲目前只有台灣跟新加坡試映,更詳細資訊可上紀錄片網站 http://livingwithoutmoney.org 查詢。
Tags:
產業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