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感動 不要小清新 台灣紀錄片須走出單一化【文匯報】

新聞來源:http://paper.wenweipo.com/2013/12/07/OT1312070002.htm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伍麗微

[2013-12-07]

不要感動 不要小清新 台灣紀錄片須走出單一化

今年年中,台灣「文化部」宣佈以「五年五億紀錄片行動計劃 」推動台灣紀錄片的拍攝工作,政策對紀錄片工作者來說,又驚又喜,喜於「文化部」額外向「行政院」申請經費,重視紀錄片發展,另一方面,也擔心撥款利用不當,「有心人」透過漏洞極欲分一杯羹。

台灣政府高調支持紀錄片工作者,旁觀者看著自然又羨又妒,但身在其中的人卻認為,台灣紀錄片最大的問題不是來自於資金或社會支持,而是紀錄片在過度消費的電影市場中,慢慢失去本質,變得愈來愈商業化。

社會支持多 放映渠道廣

「五年五億紀錄片行動計劃 」明年正式啟動,「文化部」早前出來解畫,解釋政策的主要內容,包括以兩千萬台幣為紀錄片工作者成立「紀錄片補助金」,補助項目不再限於製作,而包括行銷、放映等部分;此外,「文化部」也打算將兩年一度的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改為一年一次。
第一年的執行預算為六千五百萬台幣。

政府高調撥款

紀錄片工作者暫時可以鬆一口氣,當初「文化部」宣佈計劃時,業界不少人士質疑經費如何利用。資深紀錄片導演李中旺接受記者訪問時便說:「五年五億算不錯,希望是用來改善紀錄片的大環境,而不是用來補貼製作,譬如成立專放紀錄片的放映室、國際雙年展從兩年一次改為一年一次等。」純粹補貼製作費用的話,商業電影公司可能為了分資源而拍紀錄片,「這會是一個災難。」

是次計劃的金額與幅度都非常大,這與龍應台在香港居留期間,受邀擔任第一、二屆華語紀錄片節評審、進而關注紀錄片發展不無關係。而她也強調,會要求所屬單位絕對不干涉紀錄片工作者的拍攝想法,保持紀錄片的獨立精神。

各類型補助多

相對香港、內地,台灣紀錄片的拍攝環境、放映渠道、政策支援算比較完善。台灣「文化藝術基金會(國藝會)」一直補助各種藝術類型,在影像藝術方面,專門補助紀錄片拍攝、動畫創作、實驗短片,分常態性和專案兩種補助。常態性補助從十萬到六七十萬台幣不等,而專案補助的金額更高, 一部影片大概補貼一百二十萬至一百五十萬台幣左右。 資深導演一般競爭專案補助,一年大概有四至五位導演獲資助。

除了「國藝會」,公共電視的《紀錄觀點》節目也不時邀請導演拍片,李中旺的《天亮了》、沈可尚的《築巢人》都有公共電視補貼其中一部分製作費用,完成後在《紀錄觀點》播放。從1999年開播的《紀錄觀點》對紀錄片導演來說,是一個不錯的紀錄片作品放映平台,但當中存在限制,「沒那麼多人看公共電視,它的收視率都不太好。」政大傳播學院副教授郭力昕說。

李中旺便表示,電視台的製作經費不高,拍攝的時間也不能太長,重要的是使用的器材規格都偏低。「一部紀錄片的經費一般要一百多萬(台幣),但電視台的製作經費只有十多二十萬。」始終,電視與電影製作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沈可尚與公共電視合作十多年,今年憑《築巢人》(《紀錄觀點》節目)獲台灣金鐘獎非戲劇類節目導播獎,卻爆出公視內部自我審查,要求修改片子部分內容。同時,沈可尚也說,與電視台合作,作品會牽涉到版權問題,在公共電視播完後再拿去院線放映,電視台會不高興,如果片子拿去參加影展,發行商對版權有興趣的話,「電視台會卻步,覺得自己有一半的版權,這有點麻煩。」

CNEX大力支持

而由三個台灣人在2007年成立的CNEX基金會也不遺餘力地推廣紀錄片工作,他們在兩岸三地設置工作室,每年投資、發行、推廣紀錄片。從2010年起,CNEX每年都舉辦「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邀請國際媒體、買家到台北,協助華人紀錄片拍攝者與國際性的電視台或基金會面對面交流,商討投資、合製及發行的可能性,本地作品有被看見的機會。

台灣也因為有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北電影節、高雄電影節、金馬獎這些歷史稍微悠久的影展,不缺播放管道。

有平台,有資金,因而郭力昕直言:「錢不是最大的問題,台灣在兩岸三地是最幸運的,言論有自由,沒有審查,香港和內地都沒有官方或半官方組織支持,而台灣有機構去提攜、有相關補助,這樣的地方不存在拍紀錄片活不下去的問題。」但他對台灣紀錄片目前的狀態並不滿意。不只是郭力昕,沈可尚、李中旺,甚至吳乙峰等導演都不滿意,覺得台灣人都用所謂的「人文精神」、「小清新」來打動觀眾,紀錄片缺少內涵。

販賣感動 缺少自我期許

「紀錄片愈來愈像產業,我不反對紀錄片有商業效果、有更多人看、在院線上映,我樂見其成紀錄片有盈餘利潤。但我不希望看見紀錄片為了存活而變得像一個商品,這會失去它原來的初衷。拍紀錄片的目的是更好地反映現實,而不是利用現實一些較為可口的題材來跟劇情片搶觀眾搶票房,這會因小失大。」郭力昕說,紀錄片應該更深入地看世界的現實,有彌補過度娛樂化的功能,如果紀錄片又變成一個娛樂品,大家看得輕輕鬆鬆、報喜不報憂的話,紀錄片就失去它的定位與功能。

販賣熱血情懷

台灣紀錄片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販賣感動、販賣「小清新」,像吳乙峰導演所說,逃避碰觸「聳動性」的話題,線院上放映的幾乎都是溫暖、熱血、賺人熱淚的片子。沈可尚以他前幾年拍的《野球孩子》為例子,這也是公共電視有份資助拍攝的片子,「 他們找我,希望我拍一部很熱血的棒球紀錄片,那時剛好台灣棒球發展一百年,我拍了很多熱血的鏡頭,但我就是沒辦法那樣說故事。」最後他剪了一個非常安靜的版本,在歐洲參展後,版權立刻賣掉,但台灣的收視、票房都非常差。

自從2004年吳乙峰導演的《生命》在院線上取得破千萬的票房成績後,進入院線的紀錄片愈來愈多,但套李中旺的話說,故事、題材都很單一,都是歡笑、感人、溫暖的片子,「大家都一窩蜂地搶著拍。」《奇跡的夏天》、《星光傳奇》、《青春啦啦隊》、《態度》、《不老騎士》等都是同一個基調──熱血感人,郭力昕忍不住問,「這些故事本身就很感人,裡面的挫折、努力、勇氣都值得談,但後面一些很無奈的事為甚麼都不碰觸?」

「紀錄片如果只有這樣的企圖是不夠的,」郭力昕感嘆不已,「紀錄片不是沒有錢被逼到絕路而變得商業化,可能這也是台灣的一個特質,很多東西拍著拍著就變得很溫暖,台灣這種小清新文化特別強嘛,不只是紀錄片,劇情片、音樂、電視劇、通俗文學都充斥著這種現象。」

錯誤的引導

年輕一輩的導演受這種模式的片子影響,會產生「拍紀錄片就是這樣」的想法,專拍合乎大眾口味的題材,輕鬆又沒有負擔,「這不就是拿真實的題材去生利潤嘛!」

李中旺也強調拍紀錄片不應該想著怎麼取悅觀眾,「拍紀錄片本來就很邊緣,如果目的性太強的話,拍出來的片子會有所妥協、會扭曲,希望觀眾看了會大笑大哭,這種想法是不對的。」而成長過程中受李中旺、蔡崇隆這批紀錄片導演滋養的沈可尚也很憂慮:「我還蠻替台灣下一代的紀錄片工作者擔心,我是看著崇隆導演、中旺導演他們的片子長大,會想比他們做得更好,會有這樣的企圖。對我來說,紀錄片無論如何都是一種高貴的片型,要有一種社會的高度、有一種關懷人的高度,這是紀錄片最基本的狀態。」

處於過渡期

總括而言,台灣紀錄片的生態很不健康,但沈可尚也不悲觀,覺得這是紀錄片發展的一個過渡期,久而久之大家會膩,慢慢會「從單一走向多元。」他堅持自我,拍的片雖然未必在台灣有好成績,卻深受歐洲電視台青睞,目前手上的紀錄片有來自法國電視台和丹麥後製公司的資助。

隔離飯香,台灣紀錄片的狀態看似有很好的發展,但裡面有更多深層次的問題有待解決。
紀錄片工會

我們是台灣第一個由紀錄片工作者發起的自主工會,於2006年9月9日正式成立。

我們不只希望保障紀錄片工作者基本勞動權利、提升紀錄片工作專業水平,更以促進紀錄片產業發展為目標,期望國內紀錄片環境能更健全與完整。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