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1日

【 2011 CNEX剪輯工作坊 】大師講座

1.jpg時間:11/2~11/5 每晚19:30~21:00
地點:松山文化創意園區(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553巷底)
活動辦法:免費入場(限額60名,額滿即無法入場)

CNEX喜歡故事,也希望好故事能讓更多人看到。近幾年華人議題在國際上備受矚目,但華人導演拍攝的紀錄片,卻鮮少活躍於國際。要讓一部在地影片躍上國際舞台,剪接是不可或缺的關鍵。

非洲媽媽馬卡貝 唱出生命故事【中時】

芬蘭導演米卡郭利斯馬基(Mika Kaurismaki)以紀錄片《非洲媽媽》娓娓道來南非傳奇女伶米瑞安.馬卡貝(Miriam Makeba )的生命故事。樂迷尊稱為「非洲媽媽」的馬卡貝,長期對抗南非種族隔離政權,被迫流亡海外。即便如此,她仍積極為改善農村生活水準,為以消除飢餓和貧困為目標的「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簡稱糧農組織)發聲,被視為南非最受人敬重的人權運動人士。

2011年10月27日

南方週末影展11月專題【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南方週末影展11月專題【我們只有一個地球】,8部精采影片輪番上陣,還有免費公益場,更有在台灣農業、環保、社造努力推廣的大師會隨片登台喔,錯過就太可惜囉!

藍盜用無米樂劇照 導演痛批【民視】

國民黨推出老農津貼廣告,要炮打蔡英文,沒想到裡頭的人物,卻被抓包是拿崑濱伯在無米樂裡面的劇照,經過電腦修改而成,無米樂導演直到媒體詢問才知道,痛批這不但是侵犯他的影像著作權,而且完全扭曲崑濱伯的立場,實在太惡劣。

2011年10月25日

2011台北電影節社會公義獎 放映座談會

▉ 放映時間&地點

時間:2011年10月29日星期六13:30起
地點:國家電影資料館 放映廳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7號4樓,近善導寺捷運站

▉ 放映場次

13:30~14:30影片放映:福爾摩沙對福爾摩沙
14:30~15:10映後座談:于立平(公視 我們的島製作人)
15:30~16:30 影片放映:與愛無關
16:30~17:10 映後座談:崔愫欣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執行長/紀錄片導演)

賈伯斯改變世界 紀錄片說分明【中央社】

蘋果共同創辦人賈伯斯過世後,在全球掀起懷念熱潮。賈伯斯生前唯一授權的「賈伯斯傳」繁體中文版今天在台發行,紀錄片「改變世界的賈伯斯」明晚也將在公視播出。

11/16國家地理頻道紀實影片分享會

是什麼樣的熱情,讓這些紀錄片導演、製片願意將台灣這塊土地的美麗與豐富內涵,透過詳實的紀錄片拍攝,傳遞給全球的觀眾?
是什麼樣的堅持,讓這些拍紀錄片的導演,不畏艱辛也願意堅持下去,一次次的完成《綻放真台灣》系列紀錄片?

國家地理頻道,即將首次公開《綻放真台灣》系列紀錄片,拍攝過程的酸甜苦辣,邀請這些紀錄片的導演與製片,來與我們分享紀錄片的製作過程,更可以看到導演與製片們,在許多掌聲背後的堅持、感動與專業。


部落名的消失與重生【中時】

「我不希望哈卡巴里斯這個名字從此消失,被遺忘。」一心保存、傳承部落文化的南澳泰雅青年韋文豪提出留下影音紀錄的想法,招來廣告導演袁緒虎等人協助,歷經兩年時間,完成《哈卡巴里斯》這部紀錄片,觀眾跟著八十六歲的末代頭目哈勇(Hayon Yulaw)體驗七天的返家之路,並從他的歌謠口述中認識他們的故事,「哈卡巴里斯」之名透過當代影音技術,保留下來。

10/29《好國 好民》紀錄片放映座談會

時間:2011年10月29日 2:00pm-4:30pm
(1:30pm進場 2:00pm開演)
地點:台灣國際會館4樓 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125號4樓
偉成大樓 (近捷運南京松江站)
活動報名:張龍僑 02-2363-3703 / 0916-143761

導演 陳麗貴敬邀 協辦:財團法人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


中國紀錄片進行式【旺報】

今年威尼斯影展的「地平線」單元由大陸導演賈樟柯擔任評委會主席,也是首度有中國電影人出任此職的紀錄。他在國際影壇的聲譽如日中天,知名影評人聞天祥甚至笑稱「其片子都在海外自給自足,不需要在中國回本。」如此一位大陸導演的成功是否暗示著中國紀錄片未來將成群浮上國際檯面?

創造自由的吟遊詩人 中國獨立電影導演賈樟柯專訪


「整體來看,現在中國電影創作上的主要問題是缺少當代性。」2011年9月,賈樟柯出任第68屆威尼斯影展地平線單元評委會主席,於新聞發佈會上,公開針砭當代中國電影。此話一出,引起嘩然,媒體爭相報導。年屆四十的賈樟柯,率真,敢言,多次於公開場合批評中國電影現狀。

賈樟柯創作力旺盛,1998年以處女作《小武》驚艷影壇,2006年憑藉《三峽好人》獲威尼斯影展金獅奬後,更將他的聲名推向高峰。賈樟柯是少數同時悠遊於劇情片和紀錄片創作的中國導演,他擅長捕捉人物的生命力,透過質樸靜雅的鏡頭語言,往往能將人物躍動的姿態及其飽滿的內在情感真實地呈現。

無米樂導演為「牽阮的手」上網求援【聯合】

近期網路上熱傳一封「《無米樂》導演的一封信」email,信中敘述「銷聲匿跡、人間蒸發」5年的導演莊益增和顏蘭權,傾家蕩產拍攝紀錄片「牽阮的手」,但因為苦無宣傳預算,盼徵求網路宣傳義勇軍一起來幫忙。該片從人權醫師田朝明夫婦的愛情故事,綿延成台灣民主運動血淚史詩。莊益增和顏蘭權曾因執導紀錄片「無米樂」聲名大噪,「牽阮的手」就是他們耗費心血打造的本土愛情史詩。

2011年10月24日

10/26紀工聚會-調光師的秘技大公開講座已額滿

感謝各位朋友的熱烈支持,10/26紀工聚會-調光師的秘技大公開講座已經報名額滿了,

所以就無法再接受報名囉,但還是歡迎大家報名參與後續的其他場次。

本場次上課時間地點已透過電郵發給所有報名成功的朋友,請大家記得收信並準時出席喔~


2011年10月18日

台中市新聞局第二次補助影視業者拍片取景開放申請

說明:依據台中市政府新聞局100年10月12日中市新行字第1000005753號函辦理。

台中市新聞局開放100年度第二次補助影視業者拍片取景申請,申請期間自100年10月12日至100年10月21日(以郵戳為憑),詳細辦法請下載參閱申請須知。


申請須知公告


申請須知

2011CNEX紀錄片學院 招生中

3天提案大會觀摩+2天製片工作坊= 5天充電之旅,激發你的Doc Power!
19組入選提案、32位世界級委製編審、2場案例分享、3場專題討論、16場演講為你建立通往國際紀錄片的台階。

曾經,你需要付報名費、搭飛機前往陌生的國度、使用不熟悉的ABC才能遇到世界級的紀錄片專家及課程。

現在,CNEX幫你節省了許多額外的開銷,將國際間第一流的紀錄片專業人士及課程都空運到了台灣。

工會享有五名免費的旁聽名額,請會員們好好把握,趕緊填妥報名表並附上照片,10/22回傳工會。先到先贏,手腳慢的可就要自費囉!

中文報名表下載


2011CNEX紀錄片學院 課表


中醫治癒關節痛 美導演拍紀錄片【中時】

美國獨立製片公司導演Jesse因關節疾病,三、四年來都要靠止痛劑才能入睡,沒想到醫師何宗融幫他推拿與針灸後,竟然從此告別疼痛,Jesse因此以自己的親身經驗,來台兩周拍攝「中醫的奧妙」紀錄片,希望讓更多美國人了解中醫的奧妙。

2011年10月13日

第四屆《攝區二三事》入圍名單公佈

第四屆《攝區二三事》入圍名單如下,恭喜所有入圍的作品及創作者!

入圍作品即將正式進入決選階段,本屆頒獎典禮預定於12/8(四)假西門紅樓舉辦,並於當天公佈得獎名單,敬請所有入圍的導演們將這天預留下來,並踴躍出席頒獎典禮喔!

2011新北市主題紀錄片影展專題講座

解讀大師風格—賈樟柯專題講座
特別邀請資深影評人聞天祥,為影迷解析導演賈樟柯的獨特敘事風格及其自成一格的美學特色。
時間│ 2011.10.16(日)19:30
地點│ 誠品敦南 B2 視聽室
講者│ 聞天祥(知名影評人)

《比爾的喜劇人生》動畫擴充紀錄片視角【中時】

「機不可失」影展將放映十部來自世界各地的動畫紀錄片。這類影片常以動畫補足紀錄片中訪談及史料的不足,如《比爾的喜劇人生》以動畫呈現已故英國喜劇演員比爾.希克斯(Bill Hicks)從小如何受喜劇啟發,還有描述伊朗暴動的《綠色狂潮》,也以動畫補足失蹤少女日記的描述。

2011年10月11日

【無米樂】導演徵求宣傳義勇軍

牽阮的手(Hand in Hand)各位老師、眾兄弟姐妹 大家好:

我們是【無米樂】導演莊子&蘭權,以下是我們難以啟齒的不情之請,請耐心讀完。

首先,謝謝你在2005年時,對紀錄片【無米樂】的疼惜與鼓勵!因【無米樂】的推波助瀾,這幾年也可明顯看到社會大眾對農地、鄉村、農業等等議題,多了一份思考與關心。

南方週末影展 十月15日登場:完全.想田和弘

由工會的好朋友:南方影像學會主辦的2011南方週末影展,將於10/15日開跑囉,本月主題為【完全.想田和弘】,凡工會會員持證購票即可享有八折優惠,歡迎大家踴躍捧場喔!

詳細放映及座談場次表
放映地點暨交通資訊


10/21 歷史不消失-泰雅千年紀錄片播放暨座談會

一部以串聯現代與傳統的原住民紀錄片「泰雅千年」於2007年在新竹開拍。影片拍攝的工作團隊有原住民與漢人,彼此透過不同的觀點拍攝這部影片。

看泰雅族的族人如何從遷徙找到自我的價值以及祖先對於大自然的崇敬,而參與演出的泰雅族的青年又如何透過演出祖先的故事,感受重返民族的榮耀的機會。

時間:100.10.21(五),19:30 - 21:30
地點:信義學堂(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100號B1)
主講人:尤勞‧尤幹,「泰雅千年」紀錄片男主角

BBC紀錄片抹黑中國遭非洲受眾批評【新華網】

今年年初,英國廣播公司(BBC)推出名為《中國人來了》的紀錄片,欲通過西方視角反映中國企業及個人在非洲的投資經營情況。日前,新華社駐非洲記者就該片在非洲播出引起的反響進行了採訪。許多當地受訪者表示,BBC的報道“有失偏頗”,此舉主要意圖是抹黑中國形象,在非洲煽動反華情緒。

單爸人生三部曲 紀錄片全台首映會

時間:10月23日(星期日)上午10:00至下午17:00
地點: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臺北市建國南路二段125號B2)

本活動採開演前30分鐘免費入場,並採電話、網路或傳真報名(額滿為止),對象以一般大眾及社福相關團體及從事相關教育的工作者,全程參加者,可兌換金獎電影DVD乙片。

北市文化局101年度第1期補助電影製作 開始申請


為行銷臺北城市意象,鼓勵電影產業發展,臺北市政府文化局101年度第1期補助電影製作自即日起受理申請,凡企劃案與台北主題相關、或部分場景於本市拍攝,或跨國製片於本市後製或使用本市從業人員,均可申請。第1期申請截止日為本年度10月31日。

百年回眸—華人女影 / 女影華人國際研討會 開始報名

社團法人女性影像學會 於2011年10月28(五)及29(六)將在台大校友會館大會議廳舉辦「百年回眸—華人女影/女影華人:聚焦台灣女性創作與女性影展 國際研討會」,期廣為宣傳並共襄盛舉。

研討會議程表下載(請點選右鍵另存新檔)

研討會報名表下載(請點選右鍵另存新檔)


動畫的真實:動畫、紀錄片和動態影像

側寫動畫紀錄片研討會「動畫的真實:動畫、紀錄片和動態影像」  
文/王冠人

2011年,第67屆的愛丁堡電影節(6/15~26),被各界認為是這個歐洲「老牌」影展面臨重大考驗與轉型的一年。包括預算的縮減、原藝術總監Hannah McGill的離職(由英國獨立製作影人社群 Shooting People的執行長James Mullighan接下策展任務),以及於2010年12月提出的新藍圖與實際成果之間的落差,在媒體上引起不少質疑、議論。但也有英國的媒體評論認為Mullighan在這個「不可能的任務」中已克盡全力。原本被各界認為會共同參與策劃的幾位知名影人,如與蘇格蘭地區淵源頗深的演員蒂妲斯雲頓(Tilda Swinton,曾演出《香草天空》、《康斯坦汀:驅魔神探》和《搖滾啟示錄》),後來聲稱原本自己就只是受邀提出一些策展方向上的建議,在階段性任務結束後,便與影展後續事務無涉。

百年歷史紀錄片 高畫質細說大小事【醒報】

從孫中山到蔣渭水,從辛亥革命到黨外運動,這些中華民國史上的重要人事物,都將在《友誼與祝福》這部紀錄片中,以高畫質呈現。該片將於國慶當天在海外的酒會上播放,希望讓更多外國友人了解中華民國的歷史,未來也預計在公視HD頻道播出。

2011年10月7日

2011民族誌影展購票優惠

2011民族誌影展將於10/7(五)正式開始,
感謝影展主辦單位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
今年也盛情提供工會會員單場購票八折優惠
歡迎各位會員踴躍前往觀影!

精彩片單如下,更多訊息請上影展官網查詢http://www.tieff.sinica.edu.tw/ch/2011/introduce.html

《野性蘭嶼》紀錄片及映後座談【聯合】

2011純原樣原住民文化節將原聲重現紀錄片《野性蘭嶼》並舉辦映後座談。由尼克.艾普頓(Nick Upton)編導,公共電視製作發行,馬修.連恩(Matthew Lien)擔任音樂指導的《野性蘭嶼》,記錄蘭嶼島上的自然生態與達悟(雅美)族人生活──從打魚、造船、建屋,步步遵循著部落裡世代傳承的生活智慧。放映後將邀請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分享達悟族與海之間的親密關係。時間是10月9日13:30-15:30。地點在光點台北(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18號2樓)。報名電話:南村落02-8369-2963。活動網址:2011indculture.webgene.com.tw

2011年10月3日

信仰共產變支持台獨 紀錄片全收錄【新頭殼】

「每個家庭的長輩都有故事」,紀錄片導演陳育青30日在newtalk《開放編輯室》節目中表示,在好友吳靜慧的介紹下,結識了自由戰士張志群,並將他從社會主義信仰者蛻變成台灣獨立建國支持者的精彩故事拍攝成《漂泊‧落地‧生根─張志群》紀錄片。

10/7新生一號出口開幕片《最遙遠的愛》

時間:10月7日(五)│ 7:00pm~9:00pm
放映影片:最遙遠的愛 │74 min.
與談人: 郭笑芸(本片導演)‧影片播畢後進行座談
預告片:http://vlog.xuite.net/play/OUxQanlLLTIzMTg2ODcuZmx2

「如果過去我擁有像現在一樣的力量,我所承受的暴力不會拖延到現在。」這是一位走出婚姻暴力的女性所說出的沉痛話語,也是另外三位境遇相同婦女的寫照。她們以強韌的意志力,在驚滔駭浪的婚姻中忍氣吞聲保護孩子,並積極尋求自我的尊嚴與自由。但惡質的夫妻關係,傷害的不只她們,暴力的魔爪也延伸向下一代,長期目睹爸爸打媽媽的兒女,和媽媽一起被毆的孩子,對愛的信任動搖,對親情充滿懷疑。